王攀提到,下一步北京將重點推行學校課內課間和課后的一體化、五育融合一體化,讓孩子們在課內、課間和課后都能全面成長。
今年秋季學期起,北京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將課間調整為一刻鐘。目前,這項政策落地已逾百日,學校課間活動設計有哪些亮點?未來將如何推進?12月12日,以“激活課間一刻鐘 激發學生成長新動能”為主題的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課內課間一體化育人研討會在清華附小舉行,多位一線教師和專家學者就課內課間一體化育人進行了教學展示和討論。
課內課外貫通,創新課間游戲新玩法
在勞動課上,學生們將自己創意設計的沙包制作出來,課間再玩丟沙包的游戲;在科學課上,學生們學習了熱氣球的制作,課間再繼續探索“氣球風火輪”的更多玩法;藝術課上制作的瓶蓋玩偶也成了課間游戲的對象……
當天下午,記者在清華附小的多個課程展示中看到,老師們在教學設計中將課間游戲活動和課程聯系起來,和學生們一起為課間游戲增加游戲道具、創新玩法。
清華附小科學教師張懿指導學生制作“熱氣球”。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
該校三年級科學教師張懿告訴記者,根據教材,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熱空氣,“我們結合孩子們課間活動,將主題定為我和空氣做游戲,在課堂上主要凸顯學科屬性。”同時,他提到,科學課本身具有實踐性,兒童的課間游戲有體驗性和游戲性,二者之間實際上是有交融的,“教學設計的時候,就在課上讓孩子們學習空氣的一些基本屬性,在課后,孩子們可以根據空氣的屬性去創編游戲,比如用袋子捉空氣、給空氣比輕重,等等。通過學科學習讓孩子們課間活動選項更多、更有創意,也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新的學習體驗。”
在AI跳繩機前比賽誰跳得多、和同學一起丟沙包、玩自創的數學大富翁游戲……學生們的課間活動同樣有趣而精彩。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在主題報告中介紹,該校著眼于學生六年的長期發展,將課間一刻鐘納入兒童一日常態生活育人系統中,通過生理調整、自主游戲、學習準備三個環節的科學設計,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學校打造了“空間、機制、資源、文化、技術”五位一體的育人場域,通過AI短繩賽、AI跑步場、音樂驛站、心靈驛站等多元場景的營造,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課間活動環境。還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間資源的發掘者、規劃者和組織者,實現“我的課間我做主”。
清華附小的學生們為成功制作完成“熱氣球”開心鼓掌。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
推動學校課內課間課后一體化設計
寒假臨近,北京推出的義務教育學校課間一刻鐘政策落地也滿百日。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表示,課間一刻鐘實施一學期,發現學校的課間更熱鬧了,孩子們主動走出教室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的課間活動設計體現“我的課間我做主”,老師們變得更松弛了,學校的治理能力也有顯著提升。
針對未來北京義務教育學校課間一刻鐘的不斷優化,北京教科院黨委書記董竹娟表示,市、區兩級教科院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以全域教研、教研共同體、課程整體育人、集團化課程創新實驗等重點任務為抓手,引領課間一刻鐘不斷優化。深入開展課間育人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既聚焦課間活動的規律特點,也關注與課堂教學的協同創新。整合體育、藝術、勞動等學科教研力量,形成跨學科研究合力,為全市課間育人的科學實施提供專業指導和智力支持。
王攀提到,下一步北京將重點推行學校課內課間和課后的一體化、五育融合一體化,讓孩子們在課內、課間和課后都能全面成長。“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的學校已經增設了很多人工智能設備,關注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以及活動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未來在人工智能場景的搭建上,北京還會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