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士研究生教育體系。高校強化基礎交叉學科與新興學科建設,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科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持續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最高層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關鍵支撐。文件有哪些要求?高校有哪些探索?跟教育小微一起來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的報道——
《意見》以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體系、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為總體要求,對標對表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統籌推進博士研究生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有機統一,從學科專業布局、人才自主培養、產學研協同、資源配置等方面進一步明確政策導向和具體舉措。
我國現有在讀博士研究生超61萬人
以下視頻來源于 央視財經
《意見》明確,“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完善及時響應國家需求的學科專業設置、建設和調整機制,加強理工農醫類以及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學位授權點建設、提升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占比,強化學科交叉融合發展”。
近年來,高校立足自身辦學特色,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科技發展態勢,不斷動態調整學科設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強化基礎交叉學科與新興學科,包括國家緊缺的工程類博士培養,提升博士生的自主培養水平,更好服務國家的重大需求。近年來增設了“納米科學與工程”“行星科學與探測技術”兩個一級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姚華建:我們在過去5年當中建了5個一級交叉學科,實現不同學科的交叉,更好去培養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
積極面向科學發展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北京大學目前已建有13個多學科交叉研究中心,今年更是以“學科質量年”為重要抓手,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對博士生培養的牽引作用。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陳鵬:近年來,北大自主設置整合生命科學、納米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工程等博士學位授權交叉學科,重點布局“醫學+X”、“數智化+”、碳中和核心科學與技術等交叉學科領域,相繼成立了相應的新型交叉學科研究機構,今后將在這些重點交叉學科領域深入推進交叉學科建設。
提升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占比
日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了2023年度新增學位授權審核結果,新增800余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專業學位博士點300余個。此次《意見》也明確,要“提升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占比”“探索建立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培養分類發展”。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朱繼宏:傳統的博士培養更多是學術型博士,新的《意見》出臺,特別提到了博士學位的分類培養。我們要把學術型博士和工程專業型博士的培養模式、考核模式,包括實踐方式都區分開,工程專業型博士要進一步服務我們的國家需求。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熊丙奇:學術博士,我們要重視他的學術能力訓練,而專業博士,我們應該要強調他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不同的人才他也應該有不同的培養標準,有不同的師資隊伍。
促進產教融合 協同發展
以下視頻來源于 央視財經
《意見》指出,要“重構協同機制,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今年9月,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在江蘇啟動,首批20所高校與生物醫藥、信息通信、先進材料等領域產業企業攜手,共同支撐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
不少高校也在積極探索校企協同育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卓越工程師培養中,對接科技領軍企業,圍繞“網絡空間安全”“關鍵軟件”“核科學與技術”“新材料”等專項領域,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姚華建:我們在教育培養上面與一些頭部企業聯合共建校企聯合課程,尤其對工程博士的培養起到很大的幫助。
西安交通大學則依托西部科技創新港,把國家需求和企業攻關需求,與博士生的能力培養進行精準對接。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何茂剛:我們更加注重博士生在創新過程當中所具有的潛質,把國家的需求和企業的攻關需求,跟博士生現有的能力進行精準對接,讓這些博士生在科研攻關中進一步提升個人能力。
鼓勵招生管理與培養模式改革創新
此次《意見》明確,要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改革招生管理模式。對此,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都在進行探索和實踐。
西北工業大學聚焦新領域、新方向開設“工程博士專項班”。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朱繼宏:像我們開設的未來先進飛行器、大飛機、水下域等各方面的專項班,實現了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行業里面已經成為總師的導師在培養他。
復旦大學在培養模式上創設了本博貫通的“卓博計劃”,打造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鏈。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陳焱:該計劃每年從本校最優秀的本科生中選拔180名左右有志于從事學術研究者,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西湖大學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著重塑造招生培養評價全流程的制度創新。在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的基礎上,打破了對考生的身份限制,無論是往屆本科生,還是不具有推免資格的應屆本科生都可直接申請,現有本科起點博士生超過了50%。
西湖大學校長 施一公: 我們特別看重面試環節,30分鐘里邊有一半的時間,他要講他過去的科研經歷,而且我們強調國際化的一個培養理念,對英文的語言表達,書寫能力、思辨能力、科研的興趣,要求比較高。 我們允許學生選兩個導師,叫雙導師,可以跨學科交叉,他的學生也是如此。
來源 |微言教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