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旨在加強高校間合作,將致力于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建設相關重大問題。
5月17日,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盟”正式成立,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30所國內高校成為聯盟成員,未來將共同應對數智化時代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服務于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記者了解到,聯盟成員包括北京大學語言學實驗室、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數字政府與國家治理實驗室、吉林大學生物考古實驗室、華東師范大學智能教育實驗室、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圖像數據實驗室、中央美術學院文創設計智造實驗室、華南師范大學兒童青少年閱讀與發展實驗室等30所京內外高校的實驗室。
據悉,北大語言學實驗室始建于1925年,是我國最早的語音學實驗室,劉復、羅常培、林燾、沈炯等著名學者都曾在此學習、工作。實驗室重點推進關于中華民族語言文字接觸交融的民族認同研究,構建中國特色的語言譜系分類知識體系。實驗室建設一座“中國有聲博物館”,在這里,中華禮樂、越吟、唐調等傳統優秀瀕危有聲文化有了信息科技的“加持”,更便于保護、傳承和發展。
記者了解到,聯盟旨在加強高校間合作,將致力于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建設相關重大問題,推動建立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的管理和運行體系;打造學科交叉融合、研究范式創新的學術共同體,整體提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的數智化水平;搭建咨政、啟民、惠產服務平臺;推動國內外交流合作,積極發揮國際影響力。
此次會議持續3天,5月18日,各聯盟成員單位在圓桌對話環節深入探討實驗室與高校人才培養、學科交叉、產學研生態鏈等話題。參會嘉賓將參觀北京大學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的成果展,并考察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5月19日,參會者將進行實地調研,了解前沿科技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
據悉,2020年12月,教育部啟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試點建設工作,改革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組織模式,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2021年,教育部啟動首批三十家試點建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