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山東啟動儀式上,來自中車四方公司的機床工人李啟士用自己的故事詮釋著2024年全國職教周“一技在手,一生無憂”的主題。作為一名學習機械制造與控制專業的中專生,李啟士靠著十幾...
在2024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山東啟動儀式上,來自中車四方公司的機床工人李啟士用自己的故事詮釋著2024年全國職教周“一技在手,一生無憂”的主題。作為一名學習機械制造與控制專業的中專生,李啟士靠著十幾年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堅持,在機床操作工人的崗位上把自己打磨成了齊魯首席技師,還享受了國務院特殊津貼。
來自菏澤農村
一心想靠技術改變人生
1990年出生的李啟士今年已經34歲。2005年,初中畢業的他懷揣著學習技術的夢想從菏澤農村來到青島,在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學習機械制造與控制,那時候,他沒想過能在青島這座大城市扎下根。
“那時候知道父親外出打工扛沙袋、扛水泥很辛苦,所以就是想好好學一門技術,改變自己的人生?!崩顔⑹空f,在學校學習的主要是數控機床的操控,對于初中畢業的他來說,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每次上專業課,他總是聽講最專注的那個,也是向老師提問題最多的那個。
“改變人生不能光靠力氣,而要靠技術、靠智慧,但想要把技術學好,只有加倍付出?!币驗楦裢馀Γ顔⑹吭趯I成績上漸漸更為出色了,也獲得了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的機會。
“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想要抓住它,也只能更加勤奮、更加努力?!蹦嵌螘r間,李啟士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達學校實訓車間,在門口等著車間開門,晚上也總是最后離開,回到宿舍再回顧總結當天的學習心得和不足。
技術從不欺人,有付出總有回報。在不斷的實踐和挑戰中,李啟士的技能也得到不斷提高。2007年,李啟士首次代表學校參加青島市職業技能競賽就獲得了二等獎,2008年他又獲得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數控車工二等獎。
2008年中職畢業,李啟士留校成為一名實習指導老師,一年后,對技術有著更高追求的他選擇離開學校,成了中車四方公司的一位實習數控車工。
愛學習的車工
在機床上練成齊魯首席技師
從學校走進高速動車組的生產線,李啟士的第一個感受是差距。
在中車四方公司,李啟士所做的工作是進行高速動車組轉向架構架的加工,機床更先進了,但自己的技術還遠遠達不到要求。實習期跟著師傅學習,李啟士還是靠著一股愛學習、愛鉆研的勁兒在快速進步著。
“要學習先進的工藝流程和熟悉更先進的設備,感覺每天8個小時的上班時間根本不夠用,下班后我就繼續拖班跟著師傅學習。”但李啟士感覺拖班之后的時間還是不夠用,他便堅持周末也到車間。
2009年,車間新進了6臺大型的龍門式五面加工中心設備,工程師給資深工人們上課講解相關知識。還在實習期的李啟士就在現場稍遠的地方當“旁聽生”,邊聽邊做筆記,遇到聽不懂的就去查閱設備操作說明書,看不懂就向師傅請教,師傅的筆記本也成了他的百寶箱,時間久了,師傅的筆記本都被他翻破了。
在學習上花的功夫沒有一分是浪費的。
實習不到4個月時間,李啟士的技術能力已經達到了定崗的要求,實習期結束正式定崗之后,他又用3個月的時間成為主崗。在旁人看來,李啟士進步神速,但他自己知道,神速背后是更多的付出。
工作逐漸穩定,但李啟士的心并不安分,從2010年開始,他自己報名參加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連續四年名次都是名列前茅。
“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參加大賽也是為了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更高的層面上去提升自己?!崩顔⑹空f。
2013年,李啟士作為團隊一員赴美國參加中美國際數控機床技能大賽,榮獲團體金牌,被授予“中央企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17年,他參加中國中車第二屆職業技能競賽獲一等獎。
十幾年間,曾經的“90后”小伙已過而立之年,李啟士也從一名機床操作工一步步成長為高級技師、高鐵工程師、中國中車資深技能專家、齊魯首席技師。2019年,李啟士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并于2020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用創新創造價值
要讓中國高鐵跑得更快
如今,李啟士是中車四方公司高速動車組轉向架加工二班的班長,他總覺得,在生產一線,他的價值才能得到更大發揮。
這些年,參與了和諧號、復興號列車的生產試制和難題公關,李啟士也在一次次技術攻關中見證著中國高鐵越跑越快。
在為“雅萬高鐵”列車生產轉向架的過程中,李啟士幾乎是3天3夜不眠不休,完成了項目新程序編制。在程序投入使用后,他連續一周每晚驗證至11點多,對裝夾定位、走刀路徑規劃等提出了近30項建設性意見,提高生產效率一倍多,助力“雅萬高鐵”項目高質量如期交付。
十幾年來,作為中職畢業生的李啟士先后編制完成了20余種車型的加工程序,解決了23項技術難題,獨創11項先進操作法。參與編寫了《數控銑削加工技術》等教材論著,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工匠”。
“每一個努力奮斗的人都不會被辜負?!痹诶顔⑹靠磥恚夹g給他命運帶來的改變已經遠超十幾年前懵懂時自己的預想,但也正是那一份對技術的堅持,才有了不斷進步的自己。
靠技能立身,李啟士的學習依然在繼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公司打造的首條數控加工數字化產線上,主動去學習,積極擁抱“數字化”。
“要學習‘數字化’相關理論知識,研究應用案例,結合豐富的機加工經驗,為數字化功能的實現提供現場技術支持?!崩顔⑹空f,他的數字化努力也已經有所成效,以圖像識別防錯功能的推進為例,李啟士通過學習防錯原理機制,對識別點位的設置提出優化建議,結合現場實際驗證,持續改進優化,將識別通過率由70%提高至100%。
“中國高鐵要跑得越來越快,就需要我們這樣的技術工人不斷去努力,擁抱新技術,去創新。高鐵也一定會帶著我們的夢想一路奔跑。”李啟士說。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