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繼續募集不少于100萬個就業見習崗位,力爭全年崗位總量不低于上年。
5月17日記者獲悉,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0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的通知》(下稱《通知》),聚焦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需求,全年繼續募集不少于100萬個就業見習崗位,力爭全年崗位總量不低于上年,確保有見習意愿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都能獲得見習機會。
就業見習是增強青年崗位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指出要實施2023年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
《通知》明確,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登記失業青年,通過實名信息數據庫、求職登記小程序和失業登記庫分類開展走訪摸排,及早確定見習對象,主動聯系了解需求,定向推送見習信息。
同時,重點鎖定困難畢業生,定期與低保、脫貧、殘疾等數據庫開展比對,及時組織符合條件人員參加見習。同步開通線上就業見習報名渠道,簡化報名手續,及時登記有意參加見習人員信息。
在此基礎上,建立見習對象信息庫,做實基礎臺賬,做到個人基本信息清、學歷技能水平清、見習就業意愿清,并對困難畢業生作出專門標識,方便后續提供針對性見習服務。
《通知》在募集崗位方面做出安排。重點面向承擔科技項目的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開發一批科研類見習崗位;面向制造業龍頭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技工院校,開發一批技術技能類見習崗位;面向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中小微企業,開發一批管理類見習崗位;面向城鄉社區組織、社區服務機構、基層服務平臺和各類社會組織,開發一批社會服務類見習崗位,滿足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多元見習需求,更好發揮所學所長。
在此基礎上,按照不少于百分之一的比例,精心選取一批示范性的高質量見習崗位,集中打包推出,增強見習吸引力。
服務管理及后續幫扶方面,開通線上就業見習報名渠道,簡化報名手續,及時登記有意參加見習人員信息。要求各地主動梳理推出本地見習單位清單、崗位目錄清單和服務機構聯絡清單,及時向社會公布。每季度至少舉辦一次就業見習專項對接活動,并在各類招聘會中同步推出見習崗位,更好助力見習供需雙方對接。
此外《通知》提出,搭建統一服務平臺。優化升級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服務專區,并打造全國聯網的見習統一服務平臺,更加便捷見習人員和見習單位參與。
后續幫扶方面,《通知》鼓勵見習單位積極留用見習期滿人員,見習期間或期滿后被見習單位正式錄用的,見習單位應及時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對見習后未留用人員做好后續就業幫扶,對有就業意愿的,持續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等服務;對有創業需求的,積極提供項目開發、融資支持、場地便利、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對需要提升技能的,針對性推薦職業培訓項目,促進盡快實現就業創業。
此外《通知》明確,對吸納就業見習的單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用于支付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費,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及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單位可適當提高見習補貼標準。
同時,將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見習單位剩余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見習單位支出的見習補貼相關費用,不計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符合稅收法律及其有關規定的支出,可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見習人員的見習時間一般為3-12個月,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期間不視為就業,見習期滿后可按規定參照應屆畢業生享受有關政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