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播放時長最長內容是高等數學”新聞登上微博熱搜榜首。記者查詢B站了解到,《高等數學》教學視頻播放量最高的視頻創作者為山東財經大學宋浩老師,山東人,副教授博士,視頻于2019年4月9日發布...
近日,“B站播放時長最長內容是高等數學”新聞登上微博熱搜榜首。記者查詢B站了解到,《高等數學》教學視頻播放量最高的視頻創作者為山東財經大學宋浩老師,山東人,副教授博士,視頻于2019年4月9日發布,當前高等數學教學視頻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1億。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聯系上了宋浩,聽他講述自己線上授課的故事。
一支錄音筆“起家”
如今圈粉五百萬
記者注意到,除了《高等數學》視頻收獲一億播放量外,他的《線性代數》、《概率論》、《微積分》視頻分別收獲了4700萬、3200萬、2500萬播放量。面對如此“驚人”的播放量,宋浩向記者介紹,“我的視頻都是我上課的實錄,后期剪輯也是我一人完成的。其實我不敢說我課上得有多好,視頻剪輯得有多棒,能有這么多播放量的播放,我認為體現的更多是大家通過網絡學習的熱情。”宋浩告訴記者,目前高等數學的應用場景不少,從高中數學就有部分涉及,對于理工科大一、大二、考研學生都是剛需,在計算機、人工智能、金融等領域都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還有一些純粹數學愛好者,他們很享受解題(類似于解密)的過程。”
宋浩成為“UP主”源自一段機緣巧合。九年前,班上幾位學生向宋浩反映上課聽不懂,細問之下才發現是和上學期老師的銜接沒有做好,同學學習過程出現了“斷層”,導致一直跟不上。“那部分課程正好我也教,我就想著把我上課的過程錄下來,給同學們回去學習。”宋浩最早的設備是一支錄音筆,錄了兩三個星期后,發現錄音筆還是有一些缺陷如不能錄制黑板內容,于是宋浩干脆買了一臺二手錄像機,正式開始了視頻錄制。剛開始,視頻只是在班級內小范圍傳播,但很快就在學生們之間口口相傳,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關注。
2018年,宋浩在同學們的建議下將自己錄制的教學視頻傳到B站,不過當時并沒有引發太多關注,直到2021年左右,視頻一下子就火了,“最早我的視頻一天能有5000播放量我就高興得不得了了,后來巔峰那會一天就能有五十萬播放,后來慢慢也習慣了。”宋浩坦言,自己也思考過究竟是課火還是自己講課火,“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越來越多的人,有通過網絡學習課程的需求;其次,個人上課風格還是會占到一些原因吧。”
希望自己的課堂
有意思又能學東西
“我講的是數學課,課程是理論課,又難又枯燥,許多同學光是聽到‘高等數學’這四個字都會頭大,如果我只是按照傳統的方式去講課,我自己都會覺得沒有意思。”宋浩一直想打造有意思又能學到東西的課堂,例如在講概率時,他和學生們做了個互動小游戲,讓大家把生日發在群里。“你會發現,班級50個學生,一般會有兩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通過這個小游戲,就解釋了有關概率的問題。”
“現在一堂課是90分鐘,如果純講課,很少有同學能把注意力停留這么長時間,我每隔30分鐘都會有一次停頓,和大家講講笑笑、聊聊段子,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經歷。”宋浩說,有同學來到大學后,會因為沒有“考大學”這個目標失去動力,還會產生迷茫,我就會和同學們分享我上本科及研究生時的經歷,幫助同學們進一步理解學習的意義。宋浩1997年考入山東大學數學學院應用數學專業;2011年于中國科學院博士畢業,他用自己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經歷幫助不少同學走出迷茫。
如今宋浩在網上有超過五百多萬粉絲,他的課程影響力毋庸置疑,許多網友都從他的視頻中獲益良多,并自我調侃道“畢業于B站大學”、“師從宋老師”。走紅后,宋浩也收到了許多網友的感謝信,一位山東同學去重慶上大學后聽不大懂當地老師的口音,生活也有一些不習慣,而宋浩的山東口音讓他倍感十分親切,所以一直在網上跟著宋老師學習;還有一部分是在國外讀書的中國的留學生,他們看英文的教材或者聽英文的課比較困難或吃力時,也會先看一遍宋浩老師的課程。
學習應仍以課堂為主
網絡視頻只是補充
“我認為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應該屬于互補的關系。”宋浩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認可網上教學視頻對學習的幫助了,以前上課時自己還會收手機,現在不僅不收,還要通過手機簽到、交作業、做測試等等。
有一次,宋浩上課時發現一個同學正拿手機看自己的教學視頻,這讓他感到很驚訝,“我就問他,為什么我真人在這里講你不聽,你要到網上去聽我講。這個同學說,自己之前課程沒跟上,現在上課聽不懂,就回去翻之前的教學視頻了。”宋浩表示,以前遇到這種情況,要給這位同學補知識點,肯定要耽誤很多時間,但是有了線上教學視頻,這位同學自行就可以把落下的課程補上了。
不過宋浩仍認為,學習的重點仍在課堂而非網絡上,“同學們拿著手機學習,很容易分心,可能看一會就去看娛樂視頻去了,并且視頻也無法像課堂老師那樣隨問隨答,它更多的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并不能占據主導位置。”
宋浩向記者透露,自己發布的教學視頻錄制周期都很漫長,剪輯過程中還反反復復的修改,因此做出來相當不容易,不過他仍表示接下來打算繼續推出更優質的教學內容,爭取打破目前的一億播放記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姜天圣
校對 徐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