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區域、學校、社會之間如何凝聚合力?
“經歷過戰爭的磨難,更懂得和平的珍貴;不忘先烈的抗戰精神,是對先烈的告慰。”3月17日,在豐臺區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交流研討會上,豐臺八中學子帶來原創思政話劇展演《我在盧溝橋宣誓》,用“穿越式”的戲劇結構,帶領現場觀眾再次回顧了盧溝橋畔的抗戰歷史,也展示了學校以戲劇為載體、上好“行走的思政課”的育人成果。
原創思政話劇展演《我在盧溝橋宣誓》現場。受訪者供圖
3月18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四周年。兩年前,豐臺區召開的“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推進會”上,豐臺區整體規劃大中小學思政課體系,充分利用盧溝橋-宛平城-抗戰館-雕塑園、“長辛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建設,發布了9條思政課程精華路線。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如何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建設、實現大中小學一體化發展?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區域、學校、社會之間如何凝聚合力?在豐臺區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交流研討會上,豐臺區教委主任楊曉輝指出,當前,豐臺區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已經構建了一套“行走的思政課”課程體系,各個學校結合本校特色探索了具體的實踐路徑和方法,并初步動員了各類社會資源參與到區域思政課建設之中。
研討會現場,除了原創思政話劇展演外,北京十二中教師丁敏還進行了思政一體化教學課例說課展示。課例圍繞“永遠跟黨走”這一主題,結合小初高學段及大學學段的不同課標要求,實現學習內容的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為學校思政一體化教學實踐提供了可行的路徑。據悉,該組課例獲得北京市“永遠跟黨走”大中小學思政課優秀教學課例一等獎。
記者注意到,豐臺區的區域思政課工作特別強調資源整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社會教育部主任要秋霞也分享了抗戰館積極發揮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資源優勢,加強與市、區教育部門和大中小學校聯動協同的主要做法。
會上,豐臺區教委對包括以上課例在內的十六組在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優秀教學課例中獲獎的學校教師團隊、七組在2022年豐臺區大中小學思政課優秀教學課例征集展示活動中獲獎的學校教師團隊、19所參與“豐臺區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手冊”編寫的學校,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13所參與“豐臺區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手冊”編寫的資源單位進行表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