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之間的平凡真情,為這個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暖意。
12月16日清早,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讓李先生從睡夢中醒來。睡眼惺忪地開門,是隔壁的年過八旬的老阿姨。
“小李,你能不能過來一下?戴上兩層口罩……”老阿姨特別著急,臉上有些慌張:“我老伴兒昨天下午開始發(fā)燒,剛才下床摔倒在地上,起不來了,我使出渾身力氣,怎么扶也扶不起來……”
李先生心頭一緊。他想起一星期前在樓道里碰到這位老大爺,當時他胳膊上打了石膏,裹著厚厚的紗布橫在胸前。當時詢問得知,老大爺出門買菜不小心摔倒了,右臂骨折。“大爺年紀八十多了,本來就有糖尿病,短期內連續(xù)摔倒兩次,再加上發(fā)燒,很可能情況比較危險。”
“人在哪?”李先生顧不得多想,穿著睡衣拖鞋第一時間沖了過去。
在近期異常復雜的疫情形勢下,“發(fā)燒”是人人警惕的敏感詞。連日來,李先生一家在感染高峰期還保持陰性紀錄,此前都小心翼翼盡量不外出,盡可能減少社會面接觸,降低感染風險。這次面對高燒、可能已感染病毒的老大爺也顧不得想太多了,“救人要緊”。
進屋一看,老大爺?shù)乖谂P室地上,褲子還沒穿好,左胳膊撐在冰涼的瓷磚上,面色蒼白。李先生繞到大爺身后,將他抱起,讓他慢慢坐到床上。
與大爺進行簡單的言語交流,隨后觸摸身體與地面接觸的位置,詢問大爺是否有疼痛感,來大概判斷是否需要立即送往醫(yī)院就醫(yī)。幸好大爺神志清醒,身體各部位未發(fā)現(xiàn)新增傷情。待大爺呼吸調整均勻后,李先生拿過褲子幫他穿好。隨后向老阿姨詢問大爺發(fā)燒之外的身體癥狀,并幫忙找到退燒藥。
“兒子女兒都不在身邊,只能靠鄰居了……這次多虧有你們,要不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謝謝你們!”老阿姨說著說著,眼眶紅了。
雖然李先生一家搬來這棟樓僅兩個月時間,對鄰居大致有些了解。老兩口雖有一兒一女,也都在北京,但住得并不近。而兩位老人性格要強,凡事不喜歡麻煩別人,平日身體狀況尚穩(wěn)定,做飯洗衣均為自理。兩位老人都很友善,李先生收到過老阿姨送來的新鮮瓜果,家里沒人時,老人還會幫忙照管快遞包裹。
鄰里之間的平凡真情,為這個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暖意。只是,老阿姨重復了幾遍的那句“人老了沒有尊嚴。”讓李先生陷入沉思:誰又不會有老去的那一天呢?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