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博今年16歲,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的一名高一學生。幾天前,因為自費制作印有古詩詞的2米分隔線,并把它們粘貼在核酸檢測現場的舉動,在網絡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
“為這個創意點贊”“少年強則中國強”“可愛的男孩”“有被卷到”……5月6日晚6點20分,在“高中生為小區制作古詩詞兩米線”等網絡話題下,有贊揚有調侃,網友的留言沸沸揚揚。而話題的主人公沈俊博正在家里安安靜靜地上晚自習。
沈俊博今年16歲,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的一名高一學生。幾天前,因為自費制作印有古詩詞的2米分隔線,并把它們粘貼在核酸檢測現場的舉動,在網絡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
“是我媽跟我說的我上熱搜了,就挺突然的。”5月6日下午,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沈俊博說起在網上刷到自己的新聞時,話語中仍帶著一絲迷糊,“那些詩有的我背過,有的我沒背過,有的不知道作者。”
引導加鼓勵,詩意兩米線從“閑聊”變“現實”
詩意兩米線的創意源自沈俊博在一次做核酸檢測時的觀察。
5月4日,根據北京市統一安排,包括海淀在內的12個區都在進行第二輪核酸檢測。家住海淀區蓮花小區的沈俊博和媽媽一起下樓,去做核酸檢測。
看到腳底下用粉筆畫的兩米線已然模糊,沈俊博跟媽媽開始聊天。
“這個兩米線越來越不清晰了,我覺得要明確一下就好了。”
“可以,那怎么明確呢?”
“貼個東西。”
“貼個什么東西呢?”
“像貼紙一樣就行,再寫上點兒什么。”
“那可以寫什么呢?”
“可以寫詩詞。”
對于沈俊博這樣的“奇思妙想”,沈俊博的媽媽沈女士總是很寬容,“我對他從小的教育方式就是引導加鼓勵,他想做的事情,我們做家長的一般不干涉,充分溝通后引導并支持就好。”
而沈俊博則想得很簡單,“就是為了排隊做核酸的時候能打發時間,而且能起到間隔的作用。”
做完核酸檢測,沈俊博把和媽媽的這段“閑聊”變成了“現實”:他先是回家在網上搜索并精心挑選了詩詞,又拿出了自己的壓歲錢,跟媽媽一起到樓下的打印店打印貼紙,最后又一張一張地將它們粘貼在了地上。
沈女士告訴記者,4日晚上外面刮著大風,第一次打印還出了差錯,“近40張地貼,就開始5張有背膠,后面打印店的人拿錯了紙,沒有背膠。他在那兒揭了半天還納悶兒,怎么揭不開背膠上的薄膜?”后來,沈女士和俊博一起回到打印店,重新添加背膠。
沈俊博在貼古詩詞兩米分隔線。受訪者供圖
沈俊博并沒有因為這段小插曲而抱怨。
“打印店在地下一層,有些樓梯還是挺陡的。俊博著急貼完,生怕耽誤第二天做核酸檢測,他就一趟一趟地跑,打印店做出來一張他跑出去貼一張,來回得有十幾趟。”沈女士告訴記者,本來打算在晚上10點前貼完,因為背膠問題晚了很多,回到家已經11點多了。
在沈女士看來,這只是“兒子一次不經意的舉動”,根本沒想到最后能獲得如此多的關注。
有愛心,“善于發現有趣事物”
“沈俊博火了,劉老師這個沈俊博是我們班的沈俊博嗎?”
班主任劉亦檸從學生家長口中得知沈俊博火了,“我最開始以為是同名的人,沒想到真的是他,但也不意外。我們班的同學也說‘這種點子,沈俊博能做出來很正常’。都覺得蠻符合他的人設。”
在劉亦檸看來,沈俊博平時話不多,但古靈精怪,是個善于發現有趣事物的孩子。
劉亦檸從沈俊博九年級時帶他,至今已有兩年時間。“平時在課堂上提的問題也奇怪,同學們都說,他提的問題未必是考試的考點,但很有價值。科任老師也評價他‘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他并不是一個以考試為導向的孩子。”
事實上,沈俊博各科成績都不錯,自己喜歡的生物和化學尤其出彩,還曾和三位同學一起在2021加拿大初級化學奧賽中獲得了全球銅獎。“我小時候看過很多百科全書,好奇心驅使吧,我要是想了解一種動物的話,就會去搜索各種關于它的資料、看紀錄片。雖然考試的時候不考,但我很喜歡。”沈俊博透露了自己學好生物、化學的“秘訣”。
劉亦檸告訴記者,沈俊博成績不錯,而且十分低調,是個標準的“暖男”,跟同學們關系也十分融洽。
“我們現在都是選課走班制,同學們不會一直待在一個班級,而是在不同的教室上課。忙著趕到下一節課的教室,就很容易出現值日生沒有及時擦黑板的情況。”劉亦檸說,沈俊博只要有時間,無論自己是不是值日生,都會主動擦完黑板再去下一節課的教室上課。
向學弟學妹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和經驗、為陌生人捐出自己的壓歲錢……父母熱心公益,耳濡目染,沈俊博也總是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5月6日下午,在朋友圈看到水滴籌一位單親父親的求助,沈俊博捐出了10塊錢。
沈俊博參與公益活動。受訪者供圖
但“暖男”沈俊博發現的“有趣事物”也并不總是受到歡迎。
“之前他跟幾個學生撿垃圾,就在我們學校進行垃圾分類的地方,直接把垃圾撿回班里,然后釘在了板報上,說是要設計一個新的板報。當時還說服了好幾位同學,不過因為大部分女生不同意,最后還是撤走了。”回想起這件事,劉亦檸笑了。
愛跳街舞,折100多架紙飛機不重樣
個子瘦瘦高高,沈俊博的身體素質在一眾同齡人中并不出眾,但他的身體協調性很好。
“爸爸覺得好的身體很重要,從小讓他練武術。他小時候刀術、長拳、螳螂拳都獲過獎。”沈女士說道。
不過,對沈俊博來說,現在最開心的鍛煉身體的方式莫過于跳街舞。“我從三年級就開始學hippop了,但到初中就斷了。”突然從一名小學生變成初中生,沈俊博不太習慣身份改變而來的各種變化,直到初二下學期,才又撿起了街舞。
“我不喜歡只跳成型的舞蹈,總覺得沒有基本功的加持,成型舞蹈再好看也不行,要返璞歸真多練基本功。”沈俊博跳街舞的習慣保持至今。
劉亦檸告訴記者,沈俊博平時很低調,但跳街舞的時候很高調,“班里他街舞跳得最好,訓練也很刻苦,只要給他一塊地兒就能練習。疫情期間我們電話家訪,每次打電話問他在干嗎,都說做完作業就跳舞。”
讓劉亦檸印象深刻的是沈俊博還會跟班里幾名男生一起“斗舞”,“就在宿舍里跳,這是屬于他們男生之間的樂趣。”
在慢慢體會街舞魅力的過程中,沈俊博開始學習音樂制作,“會做音樂之后,更清楚地能體會到自己的動作在表達音樂切分時的狀態,對我來說不一定要動作多么絢麗震撼,我想要的是用舞蹈動作流暢地表達音樂的節奏變化。”
興之所至,沈俊博還會在班上來一段freestyle。
“之前班里有同學排戲劇,中間有一段劇情是跳舞,他們就讓我上去跳。”沈俊博笑著說,自己能用舞蹈表達出來對音樂的看法就覺得很舒暢。
跳舞之外,沈俊博最喜歡的就是折紙飛機。“我會折各種造型的紙飛機,各有各的特點,有的滯空時間比較長,有的飛得遠。”
沈女士在朋友圈“吐槽”兒子沈俊博。受訪者供圖
沈女士笑著說,沈俊博會上百種折紙飛機的方法,“上小學時,有同學過生日會跟他預約幾架紙飛機作為生日禮物。他很認真,折好之后還要試飛,合格了第二天才帶去學校送給同學。”
2016年11月11日,沈女士曾在朋友圈公開“吐槽”沈俊博的這項愛好,“兒子迷上了紙飛機,折了100多架不重樣的,試飛后都不讓扔,只好放在紙箱里。可今天他要我在家里解決100多架紙飛機的停機坪問題。”
“我覺得挺有意義”
“太卷了”“不愧海淀”……對于網絡上的不同聲音,沈女士很是樂觀,“我覺得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歷練,可以換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這件事。”
身處輿論的中心,沈俊博倒是淡定,依然在學校老師的引導下,緊鑼密鼓地上著網課。
“對我也有積極的作用。”沈俊博在這段經歷中受到了鼓舞,“感覺我們社區的人反響還不錯,我覺得挺有意義。”
他依然“寵辱不驚”按部就班地學習,仍是老師眼中低調、有愛心、古靈精怪的學生,仍是父母眼中積極陽光、不叛逆、超級省心的孩子。
在媽媽沈女士眼中,沈俊博是個積極陽光、帶起來很省心的孩子。受訪者供圖
劉亦檸笑著說,擔心沈俊博受影響,她一早就做起了心理輔導,“他是個特別好的孩子,一直很謙虛地說不是自己做得有多好,只是自己敢于把想法實踐了出來。”
在班級群里,也有同學調侃沈俊博“火了就趕緊出道”。劉亦檸利用晚上班會時間說了這件事,“鼓勵孩子們像沈俊博一樣,開動腦筋。也希望能激發他們的創意,疫情之下,雖然是未成年人,但我們依然可以盡力給身邊的人帶來一點點溫暖。”
或許未來,會有更多的像沈俊博一樣的人,他們對防疫、對公益有創新想法,敢于付諸實踐并勇于擔當。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