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但凡“免考”“包過”的培訓課程,含金量注定不高,大可不必白掏學費。而且,職業資格證書“掛靠”行為是法律不允許的。對此,廣大勞動者須擦亮眼睛,別被“考證熱”收了智商稅...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但凡“免考”“包過”的培訓課程,含金量注定不高,大可不必白掏學費。而且,職業資格證書“掛靠”行為是法律不允許的。對此,廣大勞動者須擦亮眼睛,別被“考證熱”收了智商稅。
近年來,“碳達峰”“碳中和”成為熱門話題。據報道,個別培訓機構借“雙碳”為由頭,推出“碳排放管理師”證書培訓課程,還號稱“免考”“包過”“好就業”甚至可以“掛靠”賺錢。有人在交錢報名后,卻遭遇了培訓機構虛假宣傳、客服失聯、無法退款等問題。
“碳排放管理師”證書聽起來就高大上,再加上培訓機構“免考”“包過”“年收入可觀”的鼓動,一些人很容易動心。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交完學費后,要么培訓機構失聯跑路,要么學員遲遲拿不到證書。即使拿到了所謂“碳排放管理師”證書,也只是一紙空文,根本無法進入碳排放相關領域工作,“掛靠”賺錢更是個謊言。
對于“碳排放管理師”證書,一些消費者很容易將其和“會計師”“建筑師”等聯系起來,認為都屬于職業資格類證書。然而,人社部發布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兩項,均無“碳排放管理師”相關信息。目前一些培訓機構頒發的“碳排放管理師”證書,只能作為一種培訓學時證明。
近年來,有關部門先后發布了多個批次數十個新職業,一些培訓機構聞風而動,利用部分人希望“一證傍身”的心理大肆開展各種考證業務,培訓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涉嫌虛假宣傳,擾亂了人才培訓行業秩序,侵犯了勞動者合法權益。對此,廣大勞動者須擦亮眼睛,別被“考證熱”收了智商稅。畢竟,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但凡“免考”“包過”的培訓課程,含金量注定不高,大可不必白掏學費。而且,職業資格證書“掛靠”行為是法律不允許的,有關部門一直以來都在嚴厲打擊“掛證”行為。培訓機構所謂“拿證后不用工作,掛靠單位躺賺”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
因此,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一定要到國家正規的機構和網站咨詢。求職者不要輕易相信網上的各種彈窗小廣告,以免落入求職陷阱。同時,有關部門應依法查處違規培訓機構,叫停某些涉嫌虛假宣傳的廣告,從源頭凈化行業秩序,防止勞動者上當受騙。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