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第二周期監測的收官之年,監測德育和科學學科。
11月29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德育狀況監測結果報告》和《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
按照《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0年是第二周期監測的收官之年,監測德育和科學學科。據悉,按照抽樣有關要求,此次監測在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了331個樣本縣(市、區)、6535所中小學,對近20萬名四、八年級學生進行了現場測試,對6千余名中小學校長,近8萬名班主任、學科教師開展了問卷調查,最終形成兩份報告。
逾八成的四、八年級班主任每周與家長溝通1次及以上
德育狀況監測結果顯示,學生普遍具有積極的人生價值觀,將“個人努力”作為成功的首要因素,九成學生同意“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超過85%的四、八年級學生在勤勞節約、誠實守信、團結友善、遵守公德方面的日常行為規范較好,均比2017年上一輪德育監測有所提升。
根據監測結果,八成以上四、八年級學生喜歡上道德與法治課,超過95%的四、八年級學生報告學校開展過各種形式的德育活動。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師數量大體能滿足教學需求,部分道德與法治教師認為自己需要補充法律、心理健康、地理、傳統文化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統計學差異檢驗結果顯示,2020 年 和 2017 年學生法律素養平均分之間沒有顯著差異,表明2020年學生法律素養與 2017年大體相當。全國來看,八年級學生運用規則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及以上的比例為87.5%。
同時監測結果顯示,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有待深入,88.5%的四年級學生和78%的八年級學生對自己和家長的關系感到滿意,四、八年級學生認為家長最關注的是自己學習情況,最希望家長關注的是自己身體健康、興趣愛好和特長。超過八成的四、八年級班主任教師每周主動與家長溝通1次及以上。
此外,學生安全保障責任大、與社會資源缺乏有效合作機制、社會資源不足是學校開展校外德育實踐活動遇到的主要困難。
近二成八年級學生期望長大從事科學相關職業
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顯示,四、八年級學生科學學業表現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80%、79.5%。
其中,四年級學生科學學習興趣高或較高的比例為86%,學習自信心高或較高的比例為68.6%。八年級學生物理、生物、地理學習興趣高或較高的比例分別為82.3%、80.9%、71.1%,學習自信心高或較高的比例分別為45.1%、62%、53.1%。
報告進一步分析發現,科學學習興趣高的學生,科學成績相對較高。科學學業表現好的學生,期望長大以后從事科學職業的比例相對較高。近二成的八年級學生期望長大以后從事科學相關職業。
監測報告顯示,四年級、八年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科學學業表現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 87.6%、83.1%。經統計學差異檢驗發現,隨遷子女與城市本地兒童的科學學業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此外,科學教師的教學行為改善明顯,探究教學水平高的科學教師比例比2017年上一輪科學監測大幅提高。九成以上中小學校均配備了實驗室、儀器設備、實驗耗材等科學實驗教學資源,但部分資源使用率有待提高。2020年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超過九成的中小學仍完成了常規教學任務。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