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各地開學復課及校園疫情防控、高校考試招生及畢業生就業等工作進展情況。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高校學生...
5月1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各地開學復課及校園疫情防控、高校考試招生及畢業生就業等工作進展情況。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出席發布會并介紹有關情況。
返校后體育課怎么上?要不要戴口罩……跟隨教育小微,一起去聽聽王登峰司長答記者問↓↓↓
問答一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近期,有一些學生戴著口罩上體育課時發生意外,在疫情期間體育課怎么上,教育部會不會有相關的舉措和要求出臺?
”
王登峰:
因為假期延長,很多學生在家上網課,雖然在網絡課程中也有體育鍛煉和體育課的內容,但是總的來講,絕大部分同學運動非常少,因此開學復課之后,體育課如何上,首先可能就要摸清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大家知道,一個人如果臥床一個禮拜,他整個肌肉和運動技能可能要老化十年左右。因此,開學以后,廣大青少年學生體育課和體育鍛煉必須要給予科學的指導。
就目前來講,教育部和衛生健康委正在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夏季體育課和體育鍛煉的指導方案,這兩天就能夠印發,也就是說在體育課的課程設置、內容調整、器材使用和錯時錯峰、安全保障等方面都會提出明確要求,特別是上體育課體育鍛煉,不允許戴N95口罩,因為它的透氣性太差,即使沒有出現意外,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這個將很快出臺相關的指導原則。
問答二
“
中國網記者:
“強基計劃”里有一項是關于體育測試的,是必選項,在疫情期間,體育測試應該怎么進行呢?
”
王登峰:
這次“強基計劃”36所高校面試招生,都增加了體育測試,這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學生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方面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當然,疫情過后,體育課和體育鍛煉要注意些什么,中考體育和高考體育也面臨著同樣問題。
這里面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個是在整個疫情期間,絕大多數青少年確實是運動不足,因此要讓他們立即參與到劇烈的體育運動中去,肯定是帶有一定風險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在復學之后,到考試之間還有一段時間,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體育鍛煉和訓練指導,讓他們能夠盡快恢復運動技能和運動效果。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還要充分考慮,師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有一些運動項目的考核,可以適當做一些調整,能夠確保這個測試安全,同時又能夠全面反映每個同學的運動技能和體質健康狀況。
問答三
“
中國青年報記者:
隨著復學人數的增加以及突發聚集性疫情風險的增加,無癥狀感染者給我們校園疫情防控帶來的風險該怎樣應對?
”
王登峰:
這確實是目前復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現在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應對類似的問題和風險。
第一,如何做到確保進入校園的每個人都是健康的,這里面就包括及時篩查出包括無癥狀感染者在內的,包括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海外回來的、確診以后治愈出院的,還有有過旅行史和不明接觸史的人,要及時梳理清楚,做到心中有數,能夠采取相應措施。
就無癥狀感染者本身來講,可能目前各地都在采取不同措施,最近教育部也正在跟衛健委聯合制定關于教育系統核酸檢測人員范圍和技術辦法。目前各地根據情況,也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比如有的地方,所有返校的師生員工都要進行核酸和抗體的檢測。有的地方是對部分來自高風險地區和海外回來的,以及有過跨境、跨省旅行史的人進行核酸檢測。這里面,如何在全國形成一個相對統一的指導性意見,近期教育部和衛健委將會做出技術指南。
第二,要確保在校園里各項防控措施都能夠落到實處。比如說,教室里面每個學生的間距、宿舍里的間距,還有宿舍、教室、食堂通風、消殺等等措施必須要做到位。
在這兩項措施落實的基礎上,還要做到確保萬無的基礎上,要能夠及時應對一失。一旦出現聚集性疫情,各地各校都已經制定了詳細快速有效的應急預案,每一個學校都跟附近的醫院有定點聯系,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就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確保出現問題的同學和周圍的同學都能夠安全。
問答四
“
人民網記者:
氣溫逐步升高,天氣也日益炎熱,很多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佩戴口罩的不適感日益增加,學生在校期間的口罩佩戴是否有統一要求?
”
王登峰:
最近我也看到網絡上有一些議論,關于中小學生在校可以不戴口罩。這個話說起來沒錯,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確,這個話是有前提的,第一是在低風險地區;第二是我們要確保進入校園的每個人都是健康的;第三是校內疫情防控措施要做到位,比如說教室里要隔位就座,還有宿舍、食堂都有相關的人員距離和防控要求。做到這些之后,在低風險地區的中小學是可以不戴口罩的。另外,在體育鍛煉運動場上也可以不戴口罩,但是也有人員距離的要求,這是個大的前提。希望我們媒體記者要全面宣傳這方面的要求,不至于產生誤解,好像是回到學校就可以不戴口罩了。
隨著夏天的來臨,戴口罩確實是越來越難受,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戴著口罩也是很難受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目前在高校的疫情防控要求里面,因為大學生來的地方比較多,所以在高校我們還是要求在人員密集的地方,比如說在教室還是要戴口罩的。所以說,戴口罩可能是我們疫情防控的要求。可以不戴口罩,只是在滿足防控條件的前提下,如果防控條件不能滿足,那難受可能也要戴。很多小學生可能在要求他們嚴格規范佩戴口罩方面要多付出一些努力,也要經常對他們進行提醒,特別是由于疫情原因,我們要幫助每個學生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種自我保護的生活方式,這個也是至關重要的。既然疫情來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包括夏季戴口罩這樣的困難。
問答五
“
南方都市報記者:
有老師反映,由于較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復課后有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發言減少,甚至有人出現厭學等情況,請問對于開學后學生的心理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
王登峰:
教育部應對疫情工作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心理疏導。隨著陸續開學,很多長期居家的同學到了學校的環境,雖然在過去假期結束回到學校是很正常的,但是因為假期太長了,很多同學在家里上網課,或者長期跟家人在一起,回到學校之后,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心理上的困擾。
從具體應對來講:
第一,要幫助學生,也包括家長,要順應環境的變化。這個變化盡管過去容易習慣,但是因為假期過長,而且他們在假期期間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到了校園之后也沒有完全恢復原來的校園生活,還要遵守各項疫情防控的規定和要求,這樣雙重變化,對于學生適應來講,可能會帶來一些困擾,因此要幫助學生和家長順應環境的變化。
第二,要認真梳理這些出現心理困擾的學生具體問題在什么地方。有些可能是學習進度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求所有學校在開學前都要摸清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其中包括對有學習困難的同學進行一對一幫扶工作。這里面,有些同學不愛說話也好,或者有其他的表現,可能要搞清楚,老師和家長都要一起幫助我們梳理清楚這些同學面臨的具體問題和困難。
第三,在此基礎上,對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只有幫助他們解決了困擾的問題,才能使他們盡快適應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恢復他們原來健康活潑的樣子。
第四,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對他們提供關懷和幫助,幫助他們盡快理順情緒,能夠適應開學帶來的新的變化,讓他們能夠輕裝上陣。
每個學校都有心理疏導的老師,高校也有心理咨詢的服務中心,也希望出現這些問題的同學,被我們老師發現之后,要及時對他們提供幫扶,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