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江蘇省人社廳、江蘇省教育廳聯合召開全省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推進會和新聞發布會,明確今年起,下放所有本科院校教師職稱系列和實驗技術職稱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權,并對民辦高校一視同仁。
6月5日,江蘇省人社廳、江蘇省教育廳聯合召開全省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推進會和新聞發布會,明確今年起,下放所有本科院校教師職稱系列和實驗技術職稱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權,并對民辦高校一視同仁。據了解,此次職稱評審權下放涉及的本科院校共有66所。
在國內率先對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進行制度設計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朱從明說,職稱作為衡量專業技術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標尺,是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的階梯和通道,承擔著引導和激勵專業技術人才不斷提高能力素質的重要功能?,F行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是在1986年實行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的基礎上發展完善起來的。
近年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江蘇省人社廳、省教育廳先后在部分高校開展“以聘代評”改革試點,如對高校藝術學科教師、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和從事教育管理研究人員實行單獨評審,逐步下放高校教師學科評議權,在江蘇特聘教授選聘工作中開辟高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等等。這些探索和嘗試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涉及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比如,高校教師職稱評價主體還不夠到位、職稱層級設置還不夠健全、標準還不夠科學、評價機制還不夠完善等等,尤其是“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一刀切”等問題備受社會關注。
6月1日,江蘇省人社廳、江蘇省教育廳制定印發《關于聚力創新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關于下放本科院校教師職稱評審權有關問題的通知》,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工作領導小組修訂出臺了《江蘇省高校教師省定評價標準》,在國內率先對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進行系統制度設計。3個系列政策文件重點解決高校教師評價主體不夠到位、層級設置不夠健全、評價標準不夠科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通過2-3年的努力,健全完善符合高校教師不同崗位特點的人才評價體系和事中事后監管體系,釋放和激發高校教師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高校自主評審職稱全省范圍內有效
朱從明說,下放職稱評審權是這次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江蘇堅持“放”這個大方向,把該放的放好、放活、放到位。
職稱評審權下放后,各高校將自主開展評審、自主頒發證書。為加強與其他專業技術系列高級職稱銜接,明確高校自主評審系列職稱全省范圍內有效。
首次將高校實驗技術系列設置正高層級。針對我省高校實驗技術系列教師職稱層級設置不健全問題,修訂出臺《江蘇省高等學校實驗技術人員評價標準》,將目前未設置正高職稱的高校實驗技術系列設置到正高級,對應的名稱依次為實驗員、助理實驗師、實驗師、高級實驗師和正高級實驗師。
根據國家和江蘇對人才評價改革的總體要求,按照不同學科領域,針對不同類型教師崗位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類評價標準。
創新評價方式。建立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注重引入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對特殊人才通過特殊方式進行評價。鼓勵高校采取個人述職、面試答辯、同行評議、實踐操作、業績展示等多種評價方式,提高職稱評價的科學性、針對性。對高校不具備評審條件的學科(專業),可采取委托或聯合評審的方式。
允許各高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和崗位要求,制定各具特色的評審條件,原則上不低于《省定評價標準》的水平要求。
對從國內外引進、沒有職稱或越級申報職稱的高層次人才,可根據本人實際水平、能力和業績成果直接申報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各高校要從嚴把關,其研究成果應在全校公開展示。
打破職稱評定“唯論文、唯學歷、唯資歷”
對于職稱評審中廣為詬病的是“唯論文、唯學歷、唯資歷”問題,朱從明說,《指導意見》將樹立鮮明的高校教師職稱評價導向,注重對高校教師師德素養、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綜合評價。將師德擺在高校教師評價的首位,完善師德評價考核辦法,將師德評價貫穿于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全過程。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師德檔案。通過個人述職、考核測評、民意調查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師的師德,倡導科學精神,強化社會責任,堅守道德底線。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實行師德失范、學術不端“一票否決制”。
嚴格教育教學工作量考核,要求所有教師都必須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師教學業績在職稱評價中的比重,充分調動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教學工作量評價標準,把教授為本專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明確教授、副教授等各類教師承擔本專科生課程、研究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課時要求。
完善實行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督導評價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注重實際貢獻的評價導向。鼓勵原始創新和聚焦國家和省重大需求,引導教師主動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科教結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扭轉重數量輕質量的科研評價傾向,鼓勵潛心研究、長期積累,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保障職稱評審公平公正
朱從明說,在下放評審權限的同時,江蘇省人社、教育主管部門將更重視事中事后監管,避免一放了之,一放就亂,維護職稱評審的公平公正。
在事中監管方面。嚴格各高校評委會評審范圍,不得超范圍評審其他輔系列高級職稱。嚴格各高校評委會評審程序,對高校評審專家庫和執委會校外專家有嚴格的比例要求,不得降低要求違規設置評審專家庫。嚴格各高校評委會按照崗位設置管理有關規定,在核定的崗位總量和結構比例內自主開展評審,不得超崗位和超比例評審。嚴格各高校評委會評審標準,嚴格評審公示制度,不得違反流程、暗箱操作。
在事后監管方面。江蘇省要求各高校評審結果公布后1個月內,及時將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結果分別報江蘇省人社廳、江蘇省教育廳備案,并在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公開發布。市屬本科院校將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結果分別報所在設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備案,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結果需在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公開發布。對于不能正確行使評審權、不能確保評審質量的,要暫停自主評審工作直至收回評審權。
在健全公共服務方面。建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家庫專家資源共享機制,省人社廳負責組建江蘇省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家庫,各高校在組建評審專家庫時,可根據自身評審需要,從江蘇省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家庫中抽取專家。建設開通證書查詢驗證系統,將各高校自主評審通過的高級職稱人員,納入全省高級職稱人員信息庫統一管理,開展證書查詢驗證,給用人單位和個人提供便捷服務。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