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中共淮安市委共同打造的現實題材兒童劇《新安旅行團》在淮安大劇院成功完成首場演出。國家文旅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映川書面致辭,并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代讀。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參加活動并致辭,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省演藝集團董事長鄭澤云,省文化和旅游廳原一級巡視員方標軍,省教育廳副廳長楊樹兵,團省委副書記張迎春,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官天濤和市領導戚壽余、趙正蘭、李森、趙洪權、張笑、周毅等與師生代表一起現場觀看演出。
盧映川在書面致辭中說
兒童劇《新安旅行團》的創排,是對總書記回信的真摯答復,和送給孩子們的節日禮物,是央地合作的全新嘗試,也是藝術教育與普及模式的有益探索。希望孩子們通過作品的排演,更加深刻地懂得我們偉大祖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一代代建設者用汗水澆鑄而成的,是所有有志的中華兒女接續奮斗而來的。也希望通過兒童劇《新安旅行團》的演出,為更多少年兒童講述革命故事、謳歌英雄。
張愛軍在致辭中說
兒童劇《新安旅行團》的創排是我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的重要舉措。希望以該劇首演為新起點,不斷提升質量,積極開展巡演,結合“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廣泛走進校園、走向基層、走到孩子們中間,引導青少年勵志爭當民族復興的“小好漢”,讓“聽黨話跟黨走”的革命薪火世代相傳。各地各部門要充分發揮文藝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和長效化的重要作用,用好紅色資源,講好黨的故事,不斷創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文藝作品,為我省打造文藝精品創作高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1935年10月,中華民族正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新安小學14名學生在校長汪達之帶領下,組成“新安旅行團”(以下簡稱“新旅”),從淮安出發踏上宣傳抗日救亡的征途,以文藝為武器,積極宣傳黨的主張,喚起民眾抗日救亡共赴國難。
1946年,毛澤東主席曾給新安旅行團寫過親筆信。去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新安旅行團母校——淮安市新安小學少先隊員們回信。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推進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中共淮安市委聯合創排了兒童劇《新安旅行團》,講述“新旅”的烽火歲月,讓紅色基因薪火相續。
“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拼命地做工拼命地跳,一邊學習一邊教,別笑年紀小,我們要把中國來改造,來改造!”伴隨著稚嫩而清澈的歌聲,兒童劇《新安旅行團》緩緩拉開帷幕。
該劇以當下的新安小學為背景,講述了校園戲劇社中,孩子們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排演一部名叫《新安旅行團》的話劇。當代的老師用回溯歷史的視角,帶領著孩子們探尋當年新安旅行團的故事,體會當年孩子們的成長歷程。劇本時間跨度定格于1935年至1945年,以“新旅”的社會活動作為主線,以戲中戲的方式,在“穿越時空”式的敘事體劇本結構下,讓現代與過去多空間交叉穿行,通過豐富的舞美樣式,豐富的想象力和舞臺手段,呈現出一段在烽火年代中成長的少年心靈史。
整個兒童劇采用詩畫般的寫意風格,用燈光營造出表演場景中一個個不同的假定性空間,配合比較克制的色彩運用,令觀眾感受并融入到空間中。舞臺背景多數采用黑白色調、純手繪的動畫制作,讓整個故事更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是一部為孩子寫、給孩子看、由孩子演的作品,除了專業演員,還有25名淮安新安小學學生參與演出,在他們的真情演繹下,觀眾深刻感受了“新旅”團員身上強烈的愛國奮進力量和深厚的民族大義,特別是孩子們純真而質樸的表演把大家的思緒帶回到那段烽火歲月,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新安,新安,新中國的少年!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敵人的兇殘!我們從抗戰里生長,一切都為了抗戰!”……在全體演員高唱《新旅進行曲》中,演出落下了帷幕,現場掌聲雷動,久久在劇院內回蕩。
據悉,《新安旅行團》已被列入國家文旅部“新時代現實題材創作工程”重點項目,納入2022年度全省重大題材文藝創作重點項目、江蘇藝術基金理事會扶持重點項目。
同時,作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探索“新時代種子計劃”的首部作品,該院在兒童劇《新安旅行團》創作中首次進行央地合作,不僅要將該劇打造成一部高品質的紅色保留劇目,更希望能夠以此為起點,通過“定制”作品讓戲劇的種子扎根于基層、生長于校園,讓這顆種子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長成參天大樹。該劇首演之后,還將在江蘇省內巡演,并重走新旅路在全國巡演。
《中國少年》作者、作家韓青辰,全國和江蘇新時代好少年代表,淮安市各小學師生代表,新安小學師生代表特別是六(8)中隊的少先隊員以及參演小演員的家長等600人現場觀看了首演。
來源:淮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