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蘇州一名7歲小學生將兩萬多元現金放進書包帶到學校,給班級老師和同學們發紅包,老師隨后通知家長收回。15日,這名小學生的母親曹女士告訴記者,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平時性格大方愛分享,錢是從...
日前,江蘇蘇州一名7歲小學生將兩萬多元現金放進書包帶到學校,給班級老師和同學們發紅包,老師隨后通知家長收回。15日,這名小學生的母親曹女士告訴記者,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平時性格大方愛分享,錢是從家里拿的,事后已引導教育孩子。
站在成人世界的視角,小學生拿著兩萬多元現金帶到學校給老師和同學發紅包,這樣的朋友似乎值得交往。但是,從小學生健康成長角度說,拿壓歲錢給老師和同學發紅包的做法很不可取,我們大人不能只是當成一則笑話看,必須當成一個教育問題來正確處理。
從教育角度說,對小學生拿壓歲錢給老師和同學發紅包的行為如果沒有及時予以制止和正確引導的話,很可能將社會上浮夸之風帶進校園,在客觀上容易助長攀比的歪風邪氣。如果其他同學接受了這名學生發來的紅包,一旦友誼摻雜私利,交往變得不再單純。而如果是老師接受了學生的紅包,就會違反學校規定,觸犯道德底線。
從法律角度說,小學生拿著兩萬多元壓歲錢給老師和學生發紅包存在道德和法律風險,容易引發糾紛。《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7歲小學生在法律上無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私自給他人發紅包。
小學生拿壓歲錢發紅包一事從側面凸顯“財商教育”不可缺。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些中小學生過年期間收到的壓歲錢越來越多,收到幾千元、上萬元壓歲錢已經不在少數。 但小學生如何正確、合理使用壓歲錢,父母大多對孩子缺少正確引導,使得一些孩子在支配、使用壓歲錢時為所欲為,存在亂消費、高消費、理財能力差等問題,不利于青少年兒童形成正確、科學的財富觀、消費觀。
在小學生收到壓歲錢越來越多的新時代,學校和家庭都有必要以如何正確使用壓歲錢為著手點,根據少年兒童的成長心理等狀況,對學生開展財商教育,補上財商教育這一課。 要引導學生正確、合理、科學使用和支配壓歲錢,讓孩子從小懂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基本道理,避免因孩子不當使用壓歲錢引發糾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