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省教育廳對外發布了《江蘇省中小學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指引》,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防控絕不放松,為開學全力做好準備,切實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校門口設觀察室、
分年級錯時放學和分時段就餐
各學校全力備戰抗“疫”開學季
3月3日,省教育廳對外發布了《江蘇省中小學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指引》,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防控絕不放松,為開學全力做好準備,切實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校門口設觀察室、將分年級錯時放學和分時段安排就餐……記者采訪中發現,盡管開學時間還未最終確定,但我市各學校已紛紛行動起來,在安全防護上動足腦筋,認真做好開學防疫的準備工作。
落實“晨午檢”
嚴把入校關
“每天進出的人員有登記嗎?”“有的,測溫、查看健康碼、信息登記,每個進入人員都要經過這個流程。”在泰州市第二中學,市教育局疫情防控督導組工作人員一邊查看登記簿,一邊向校方詢問。“不過,目前只有上直播課的老師、值班人員可以進來,一般外來人員都不能入內。”該校校長戴榮說。
“學校人數較多,近2000名師生,防護工作必須做細做實。”戴榮說,正式開學后,每天測量體溫是個重要的“大工程”。自疫情發生以來,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四處聯系采購到了一批額溫槍,確保每班至少配備一把額溫槍,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把好入校第一道關。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全校教職員工就開學后師生體溫測試、發熱癥狀處置等開展了應急處置演練,確保所有關鍵崗位人員掌握應急處置工作流程。
“開學后,學生進入校園需要通過的第一道關卡就是體溫測量。”省口岸中學校長丁駿說,為避免入校時集中測量體溫造成擁堵,學校已提前采購了兩臺紅外線測溫儀,擬于開學前安裝到位,能夠更快速檢測到師生體溫并清楚顯示。
“如果師生中有體溫異常的,學校將安排進入臨時隔離室進行觀察,并用額溫槍進行再次檢測,如果體溫確實超高,則由家人接回后及時就醫,并向相關職能部門報備。”丁駿說。
省泰州中學相關負責人說,屆時,學校將專門在校門口準備一間臨時觀察室,一旦發現發熱等異常狀況的師生立刻進行隔離。“臨時觀察室內配備了N95口罩、防護服等設備,方便保護和轉移。”該負責人說。
錯時上學放學
錯峰就餐
為確保師生的安全,省泰中附中開學后將專門發放《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宣傳手冊,幫助學生培養日常防疫好習慣。
“宣傳手冊是針對學校實際情況的防疫指南。我們還把‘七步洗手法’圖貼在每個水龍頭上,提醒學生正確洗手。”省泰中附中校長毛金余說,開學之后,學校還會建立消毒值班制度,每天放學后對教室進行關門消毒。
“我們的預案是分學段錯時分批上學、放學的。”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校長魏斌說,學校會根據低中高年級分時段上學和放學,比如原來學校8點10分統一上學的,現在部分年級會有所延遲,避免家長在同一時段接送孩子上下學造成人群聚集。“具體的細則我們還在細化,力求既避免人群聚集,又不會影響到學生的日常學習或給家長增加負擔。”
泰州市鳳凰小學校長劉衛軍說,開學后,為避免人群集聚,每天放學時,學校將對外開放10個安全通道,實行分年級錯時放學制度,引導家長有序接送孩子。
學生在食堂就餐如何確保安全是個棘手問題,省泰中附中對此已設計好應對方案。毛金余說,學校將對學生實行錯峰就餐、分散就餐,盡量避免集中就餐。
省泰州中學相關負責人說,該校在師生用餐上也采取了相應的防護措施,如實現錯峰、分批就餐,減少師生就餐排隊時間,提高師生就餐效率。為確保安全,學校計劃增加就餐間隔,實現相互不接觸,以此避免交叉感染。
線上線下教學
有效銜接
“考慮到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眼睛傳播,開學后我們將暫時取消眼保健操,取而代之的是米字操,并組織好學生做好手部消毒工作。”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校長鄭曉彤表示,在教學安排方面,學校已提前謀劃,統籌做好延期開學期間線上教學與原定春學期教學計劃的有效銜接,努力做到防控疫情和“停課不停學”兩不誤。目前,學校已與新華書店溝通協調,將于近期發放紙質課本,確保今年春學期的教材“課前到書,人手一冊”。
線上教學是當前防控疫情延期開學期間的一項特殊應急措施。戴榮表示,2月初,泰州二中便組建了一支名師團隊,通過“空中課堂”幫助學生梳理學科知識結構,專題輔導各學科寒假作業,幫助學生強化已學內容。各年級、學科老師也開始在網上集體備課,編寫新學期導學案,提前謀劃教學安排,引導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確保“停課不停學”。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說,2月5日,學院就印發了《疫情防控期間教學活動實施方案》,綜合編制全院43個專業的教學課表,組織191位校內教師開設12門公共基礎課和95門專業課,及時調整教學形式,利用超星泛雅平臺、智慧職教等在線教學平臺,服務9581名在校生學習。
“我們將充分宣傳好全國人民齊心戰‘疫’,以及學院投身抗‘疫’一線優秀畢業生事跡等鮮活感人的事例,積極謀劃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努力上好開學第一課。”該負責人說。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