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南通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對新時代南通教育事業發展作出部署,提出要“全力打造現代化教育高地、新時代教育之鄉”。各地狠抓落實,創新實踐——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之鄉新篇章中共如東...
9月6日,南通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對新時代南通教育事業發展作出部署,提出要“全力打造現代化教育高地、新時代教育之鄉”。各地狠抓落實,創新實踐——
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之鄉新篇章
中共如東縣委書記 沈峻峰
9月6日召開的全市教育大會為我們在高起點上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作為全國知名的教育之鄉,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爭當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發展需要和群眾期盼,堅定不移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讓教育成為如東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為南通打造現代化教育高地、新時代“教育之鄉”作出新的貢獻。
在立德樹人上下功夫,不斷提升育人質量。德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和條件。一直以來,我縣高度重視德育工作,探索形成了“德育十條”等經驗做法,先后被省市主流媒體宣傳推介。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立德樹人首要任務,開齊開足開好關鍵課程,注重發揮如東作為革命老區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強化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奮斗精神、創新精神培育,不斷提升學生道德品質修養。打造學校德育特色品牌,申報省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實施“情感德育”三年行動計劃,同時充分發揮家庭的主陣地作用、城市文明的主旋律作用和黨委政府的主心骨作用,通過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教育,在涵養學生心靈中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積極發展素質教育,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推進“每天一節體育課”,實施學生近視綜合防控工程,開展校園藝術教育,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一項藝術特長。
在優化資源上下功夫,著力提高供給水平。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必須持續加大高質量教育資源供給,全面提升各類教育發展水平。近年來,我縣教育投入不斷增加,學校布局、教育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特別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度走在全市前列。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普惠原則,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加快推進鑫城、海韻等17所幼兒園規劃建設,更好滿足老百姓就近、方便入園的需求。根據城鎮化發展、常住人口規模和學齡人口變化趨勢,推動義務教育資源超前謀劃布局,全力消除大校額、大班額問題。引導普通高中在辦學模式、課程建設等方面特色化多樣化發展,創建省高品質示范高中2所。推動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深度推進產教融合,探索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加快形成“依托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的發展新模式。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標水平。探索學校教育、醫療康復和職業訓練相結合的特殊教育辦學模式,確保到2022年之前殘疾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殘疾少年高中階段入學率均達95%,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
在綜合改革上下功夫,有效激發發展活力。改革是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南通《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結合如東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堅定不移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積極應對高考改革,及時跟進完善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學校管理等配套措施,確保上線率持續提升。深入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五年行動計劃,切實轉變課程觀、教學觀,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引領學生個性全面發展。深化教師綜合管理改革,積極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動教師由“單位人”向“系統人”轉變,解決學科結構性缺員難題。健全教育人才引進培養、競爭考核機制,堅持德才兼備,突出教育教學實績,研究制定符合教師崗位特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確保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優化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大力促進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滿足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
在師資建設上下功夫,持續強化人力保障。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優先保障教育發展經費和教師待遇足額兌現,加快建立中小學教師與公務員工資收入增長長效聯動機制,定期開展園丁獎、名師名校長、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等評選活動,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從教。改善鄉村教師工作生活條件,關心教師生活狀況和身心健康,尤其是年老體弱教師、離退休教師、單身青年教師以及生活困難教師的生活,豐富教師精神文化生活,減緩教師工作壓力。加大農村骨干教師培養培訓力度,推進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實施“港城雙名教育人才”培養計劃,完善縣校兩級培訓體系,建設省級教師發展示范基地學校3個、市級教師發展示范基地學校10個。
在加強黨建上下功夫,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加強黨的領導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我們將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進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同步發展,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政治生態。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奮進新時代、爭當排頭兵”大討論活動,在高標準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創設符合教育系統實際的“自選動作”,引導廣大教育工作者自覺追問教育的“初心”,擔負起教育的“使命”。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嚴格的制度規定和日常的教育督導結合起來,把典型引領和底線約束結合起來,把充分尊重和主動關懷結合起來,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