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首批在強基計劃中錄取至南大古文字學的幸運兒之一,也是第一批通過強基轉段,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碩士新生。”9月11日,在南京大學2024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來自河南安陽的“00后”男生段凌矗...
“我是首批在強基計劃中錄取至南大古文字學的幸運兒之一,也是第一批通過強基轉段,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碩士新生。”9月11日,在南京大學2024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來自河南安陽的“00后”男生段凌矗,分享了自己與“冷門絕學”古文字學的故事。
和其他學生相比,段凌矗對于古文字有著與生俱來的親近感?!凹坠俏某鐾劣谖业募亦l安陽殷墟,在安陽還有中國文字博物館,我小的時候還曾經報名去文字博物館當過小小講解員。”段凌矗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對古文字有著濃厚的興趣。高考階段,段凌矗毫不猶豫選擇了強基計劃的古文字學方向。
“冷門絕學”到底怎么學?段凌矗介紹,古文字學是一個既“古”又“新”的領域,本科入學起,自己和同學們一道,在程少軒、魏宜輝兩位老師的帶領下,系統地接受了古文字學與出土文獻方向的學術訓練,“從說文小篆上溯至戰國簡帛、商周金文以及最為親切的甲骨文,系統地專業學習讓我對這門‘冷門絕學’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探索,也更加堅定了投身古文字學研究,探索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想追求。”
為了讓學生們增添對古文字的興趣,學生們還實地考察了湖南長沙馬王堆簡牘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等多地。在本碩銜接階段,段凌矗還加入了程少軒教授指導的“南京大學博物館藏甲骨整理項目”?!翱蒲许椖康膮⑴c不僅豐富了我的學術經歷,也鍛煉了我的實踐能力,最重要的是使我感受到了冷門專業炙熱的內核。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能夠在南大親手接觸到來自家鄉幾千年前的珍貴文物,這種古今的對話,至今都深刻地觸動著我,這份文化傳承的熱忱也正是古文字學的外冷內熱所在。”段凌矗說。
典禮當天,南大兩城四校區同步、線上線下聯動,共迎8848位研究生新生。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談哲敏表示,南京大學有“紅”的靈魂、“真”的追求、“雅”的風骨、“闖”的干勁,是奉獻家國的先鋒、科學名世的先鋒、文化傳承的先鋒、改革開放的先鋒,更是同學們啟航新程、筑夢未來的騰飛之地。期待同學們在南大高水平的學科生態中,激發創新意識、展現創新品質、提升創新能力;在南大全球開放辦學的格局中,拓寬全球視野、廣交天下朋友;在南大產教融合、育教融通的培養體系中,感知社會、溫暖社會,以實踐出真知、促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典禮后,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以《弘揚科學家精神 爭做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為題,為全體研究生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譚鐵牛表示,作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研究生更要刨根“究”底,在學懂弄通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完成更高要求。隨著我國從教育“大國”向“強國”發展,研究生教育已經成為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的主要途徑,是應對全球人才競爭的基礎布局,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石。譚鐵牛以科技創新發展為主線,從世界科技革命的回顧與啟示、世界科技發展的主要趨勢、新中國科技發展歷程、科技自立自強中的南大擔當、年輕一代南大人的機遇與使命五方面入手,帶領新生深刻領會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內涵,百廿南大的光榮傳統與時代擔當,幫助同學們真正走好走實讀研之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攝影 佘治駿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