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女孩小西(化名)被鄰居大叔楊某某
帶到醫院就醫。
孩子出血嚴重,
自稱父親的楊某某卻支支吾吾。
醫生覺察不對偷偷報警,沒想到,
待小西百依百順的鄰居竟是惡魔!
▍檢察機關辦案現場(保護當事人隱私處理)。蕭山檢察院供圖
醫生發現侵害女童的兇徒,偷偷報警
2017年7月一天的凌晨,李醫生(化名)在急診室坐診,一名中年男子懷里抱著一個女孩進了門。
女孩昏迷著,褲子上沾滿血漬,乍一看,孩子像是剛剛經歷了一場交通意外。
男子姓楊,自稱是女孩的父親。李醫生詢問病情時,楊某某支支吾吾地回答是孩子自己摔傷了。然而在為女孩清理創口時,李醫生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個看上去僅10歲出頭的女孩,流血不止的原因,竟是下體撕裂。
以她多年的專業臨床經驗幾乎可以斷定,這樣的傷情絕不可能是摔傷造成的,而再看這位自稱是女孩父親的男子神色慌張,說話漏洞百出。出于一名職業醫生的良知與警覺,李醫生偷偷用值班電話撥打了110。
結果正如李醫生所料,楊某某并非女孩的父親,而是對女孩實施侵害的兇徒!
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侵害對孩子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果沒有那一通報警電話,也許楊某某會又一次若無其事地逍遙法外。
鄰居叔叔百依百順,背后卻別有用心
隨著兇徒的落網,案件的全貌才得以漸漸浮出水面。
原來,小西是個直至案發時都還未滿12周歲的女孩,與大部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同齡人不同,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將她交給奶奶和大伯照顧,奶奶年事已高長期臥床,大伯身體殘疾,都不具備監護能力,小西和留守兒童無異。
后來,小西母親得了宮頸癌,辭去工作回到家養病,發現小西已經不愿和他們一起生活了。
年邁的奶奶也不記得,孩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頻繁地出入鄰居叔叔家中,有時甚至一個電話就整晚留宿。
用小西自己的話來說,因為叔叔會關心她,會給她買喜歡的零食。會帶她出去玩、「生病」了還會陪她去看醫生的人,這些甚至連爸爸媽媽都不能完全做到的事情,楊某某卻做到了。
正是這樣一位受小西敬重的叔叔,居然一次又一次侵犯她、傷害她,直到最后演變成用安眠藥令小西失去意識后對其實施性虐待,導致其下體撕裂、輕傷二級。
這個戴著面具的惡魔,在小西純真而又孤獨的世界里橫沖直撞、肆意妄為。最后在不得不帶小西就醫手術的過程中,醫院報警,事情才被曝光。
好在這一次,正義雖然遲到,但沒有缺席。
錯位的親情令邪惡趁虛而入
悲劇發生后,受到身心雙重摧殘的女孩躺在病床上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竟是問媽媽侵犯她的鄰居楊某某會不會有事。
孩子干凈的眼神里分明有著難以掩飾的擔心與不舍。作為母親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這一年多來,惡魔一般的楊某某在女兒心中扮演的角色,竟是朋友,更是父親;而相反,為了撫養一對女兒而辛苦打工直至積勞成疾的父母雙親,在孩子心中卻什么也不是。
「這些年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來撫養也許真的錯了,如今我們想要彌補,可孩子卻再也不想回到我們身邊了……」小西母親對自己長期疏于照顧女兒十分后悔。
身心上的折磨與情感上的缺位,令原本單純開朗的小西一天比一天沉默。家人除了帶著小西走訪各家醫院婦產科并接受各種檢查治療之外,似乎再也無能為力。
蕭山出臺強制報告制度
蕭山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蕭山檢察院)承辦案件的檢察官第一時間申請到司法救助金,支持小西進行30次心理咨詢,對小西父母開展親職教育,努力將家庭的溫暖重新帶給孩子。
在杭州市人民檢察院的指導下,蕭山檢察院聯合多部門出臺意見,明確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受害未成年人時的強制報告義務,以有效解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隱蔽性強、證據收集難等現實問題,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意見》明確,強制報告是指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強奸、猥褻、虐待、遺棄、拐賣、暴力傷害或工傷、火災、溺水、自殺等非正常傷害、死亡情況時,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報告人民檢察院、衛生主管部門備案記錄。
《意見》要求——
醫療機構:在醫治未成年人過程中高度關注是否存在第三方傷害等非正常情況,及時予以記錄、評估和保存相關資料;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報告人民檢察院、衛生主管部門;同時積極配合調查取證。 公安機關:及時出警、迅速審查,決定是否立案,并及時告知報案人,同時通報檢察機關和衛生主管部門;及時向檢察機關通報證據收集、偵查進展、處理結果等案件信息。 檢察機關:對侵害未成年人的重大、敏感案件,提前派員介入偵查;加強立案監督。
《意見》規范醫療機構、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衛生主管部門各方的責任義務,建立交流協作機制,包括強制報告聯系人制度、定期交流制度、聯合培訓制度等內容。
《意見》還強調,對未成年人信息資料進行保密;對報案人信息予以保密。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于因醫療機構及工作人員及時報案從而使遭受侵害未成年人得到妥善保護、犯罪分子受到依法懲處的典型案事例及時反饋醫療機構和主管部門,并給予相關人員適當獎勵、表彰等。
5月29日,該項工作機制入選了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事)例。
家長請一定教會孩子這15件事!
家長不可能24小時貼身守護,
給孩子更安全的社會環境的同時,
也要教他們學會自我保護。
有哪些孩子一定要知道的安全常識?
哪些信號可以判斷孩子有無異常?
戳圖↓
家長們要警醒
不要忽視和孩子的溝通
保護好孩子!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