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徐州市泉山區教育局不斷推進“三鏈一體式”科學教育課程改革實踐,讓孩子們成長為小小發明家。由江蘇省教育廳、江蘇新聞廣播共同推出的系列報道《“科教興國”有我——“雙減”中的科學教育加法...
近年來,徐州市泉山區教育局不斷推進“三鏈一體式”科學教育課程改革實踐,讓孩子們成長為小小發明家。由江蘇省教育廳、江蘇新聞廣播共同推出的系列報道《“科教興國”有我——“雙減”中的科學教育加法》,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徐州市泉山區,探尋小小發明家背后的“創新密鑰”。
以下視頻來源于
江蘇新聞廣播
科技社團豐富有趣
培塑主題學習拓展鏈
徐州市泉山區科技實驗小學原六年級學生顧朕祺:“這是我設計的噪聲警示儀矯正器,曾獲得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這個警示儀的制作是為了提醒同學們自覺注意言行文明,減少噪聲,保護環境。”
徐州市泉山區科技實驗小學人工智能探究所,一堂精彩有趣的科技社團課正在進行。“學長”顧朕祺正在給小學弟小學妹們介紹他的創新發明。泉山區科技實驗小學原六年級學生顧朕祺告訴記者,“噪聲警示儀矯正器”的發明,離不開學校科技社團老師的指導。
近年來,徐州市泉山區各小學通過引入校外專業機構,開設各類科技主題社團,開發了以科學成長營為核心的“1+N”個科學課程群,包括人工智能、無人機、機器狗等課程,培塑主題學習拓展鏈。
徐州市泉山區科技實驗小學校長高洪波:“學校借助于徐州本土文化開發科技類課程,組建校級年級科技社團近20個,學生自主選擇,覆蓋廣泛,把科學教育加法做得實實在在,孩子們的學習拓展鏈不斷延長。”
科學活動精彩紛呈
重構跨學科整合延展鏈
在重構跨學科整合延展鏈方面,徐州市泉山區教育局引導學生通過科技達人秀、科技創意挑戰賽等平臺,進行 “3C創新實踐項目”學習,著力培養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徐州市泉山區科技實驗小學教師董志強告訴記者,多年來,學校堅持舉辦科技節,主題科技制作、小發明的評比以及科幻畫比賽等一次次地點燃了學生們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徐州市泉山區科技實驗小學教師李穎介紹:“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江蘇省“金鑰匙”科技競賽,每一年的獲獎率都位居前列,學校也獲得先進組織獎。”
科普研學生動別致
不斷夯實基礎知識鏈
在中國礦業大學博物館,徐州市少華街小學正組織學生們進行研學之旅。琳瑯滿目的礦石、栩栩如生的恐龍骨架,讓孩子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
徐州市少華街小學學生葛藝涵:“‘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研學不僅豐富了我們的基礎知識,更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提問,如何思考,我覺得非常棒。”
徐州市泉山區教育局建立15個校外科技教育基地,打造“15分鐘科技教育圈”,通過科普基地研學不斷夯實基礎知識鏈。
徐州市少華街小學老師劉越:“通過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創新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體驗的形式,同學們近距離感受了科技帶來的無窮魅力,在學習探索過程中,逐漸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科學原理,激發同學們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
近日,在第二十四屆全國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徐州市泉山區淮海西路中心小學代表江蘇省參賽,6名選手穩定發揮,斬獲FLL樂高機器人挑戰賽全國第一名,榮獲比賽最高獎“創新之星”。近三年來,通過“三鏈一體”式科學教育課程實踐,徐州市泉山區800多名學生在市級以上科技比賽中獲獎。
徐州市泉山區教育局局長喬文雯介紹:“我們堅持將綜合素養融合科學底蘊,以扎實學識彰顯創新思維。通過創新形式的科學教育,讓孩子們在學習和成長中樹立科學理想,形成科學態度,養成科學習慣,掌握科學方法,提高科學素養,成為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時代新人。”
來源:徐州市教育局、江蘇新聞廣播
編輯:王筱
審核:崔婕 王素娟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