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來,我市三位70后小學教師的教育專著陸續出版,他們工作年限都在20年以上,在班主任或學科教學領域深耕多年,其中曲塘小學吉忠蘭、通師二附吳海麗任教語文學科20余年,海安實小佘友軍任教信息技...
今年4月以來,我市三位70后小學教師的教育專著陸續出版,他們工作年限都在20年以上,在班主任或學科教學領域深耕多年,其中曲塘小學吉忠蘭、通師二附吳海麗任教語文學科20余年,海安實小佘友軍任教信息技術20年,且有12年的數學教學經歷。此番三位海安籍青年教師用專著詮釋自己的專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持之以恒探索實踐、善于反思、勤于筆耕的結果。作為一線教師砥礪專業進步的敘事樣本,南通青年教師寫出專著的現象,宛如一滴水,折射出區域、學校重實踐、重研究、重反思、重改進、重建構的良好生態。
通師二附吳海麗20年寫一本書
《啟發人性的教育——班本課程實踐敘事》詮釋師者創新實踐
日前,通師二附吳海麗老師教育文集《啟發人性的教育——班本課程實踐敘事》,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三卷37萬余字,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20年間在立德樹人、學科教學、讀書研究等方面的思考與實踐,是教師落實國家教育方針、自覺促進專業提升、探索“適合的教育”路徑的師者創新實踐案例。
上卷《立德樹人筆記》,是她連續18年擔任班主任的行與思。聚焦培養什么樣的人,她較早地在班級建設中實施“情境式班級公民教育”,相關成果在全國優秀班集體建設經驗交流大會、“蘇派”班主任高層論壇等活動中展示,其帶班主張和教育案例收錄于“蘇派教育”系列叢書《名班主任的帶班智慧》。她創辦“我們的巴學園”,推動班級文化建設,凝聚教師、家長、學生,乃至社會各種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班級所有孩子的成長。
中卷《語文教學札記》,是她20余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她踐行情境教育,創新語文教學,探索“觀察·閱讀·表達”一體化的語文教學實踐方式,通過優化課堂教學、強化學生實踐體驗、豐富學生感受等多種方式,打通觀察、閱讀、活動等各個環節,使兒童的語文學習在一個連續的文化場中發生、優化、升華,語文學習有意思、有意義,語文教學效果好,學生語文素養有效提升,每屆學生都樂寫善作。
下卷《師者情懷散記》,是她對教育現象的思考,以及部分讀書隨記。她自幼喜讀書,并終身保持閱讀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努力把熱愛閱讀的種子播撒在兒童的心田。她的班,“閱讀經典、對話名家”等活動形成系列,師生共寫形成常態。她將書香班級建設推進到書香家庭,為書香社會建設貢獻全民閱讀推廣人的綿薄之力,倡導“大家來讀書”,身體力行。著名作家趙麗宏在了解了她的教學實踐后,稱譽她“把學生們培養成有自己獨立見解的真正讀書人,孩子們有這樣的一個語文老師非常幸運。”
全書既成體系,每篇文章又相對獨立,文筆優美,可讀性很強,呈現出“教書、育人、問道”三位一體的鮮明特點,對教師教育創新和教師職后培訓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技術達人佘友軍編著《給Python點顏色》
探索適合兒童學習編程的好教材
科技驅動未來,編程日漸成為一項重要的技能。學習編程不是為了成為程序員,它可以讓思路更加清晰。Python是一種簡單易學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是一種被初學編程者和計算機專家共同青睞的編程語言,目前在很多大型技術公司有廣泛的應用。市面上介紹Python的圖書很多,但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的Python圖書卻很少。
日前,海安市實驗小學教師佘友軍,歷時兩年,編寫出了一套適合兒童學習的Python教材,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全書內容深入淺出、趣味性強,課程接地氣,融數學、英語、美術、人文、編程于一體,讀者可以用英語單詞編寫一段代碼,可以用編程解決數學方面的問題,可以用程序繪制一個美麗的圖案,甚至還可以制作出好玩的科技作品。該書得到眾多業界人士的贊譽,南京市教學研究室信息技術教研員王少峰認為:“《給Python點顏色》從讀者的視角關注學習的過程,讓人饒有興趣地輕松進入編程創作的世界。”信息技術特級教師汪云表示,“這是目前學習Python語言最給力的一本書,也是教師教學、家長輔導的好幫手。”
佘友軍老師是海安實小教導處副主任、南通市學科帶頭人,一直致力于信息技術與數學融合教學的研究。他文雅安靜,但在課堂里卻激情飛揚,課堂充滿了人文情懷,有情有趣,孩子們樂于在課堂里跟他交流、辯論,解心中的疑惑。他先后榮獲第十五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江蘇省信息技術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第三屆全國機器人教學比賽、全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研討會課例一等獎。主編《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創意項目制作》,參編《小學信息技術》一二年級教材,并與商湯科技共同開發了《人工智能啟蒙》讀本。
曲塘小學吉忠蘭致力于兒童閱讀推廣
出版《從整本書精讀到群書閱讀》
今年4月1日,海安市曲塘小學語文教師吉忠蘭的《從整本書精讀到群書閱讀》一書,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親近母語“點燈人叢書”中的一本。全書分上下兩部分。上篇“回溯來時路”,是吉老師多年閱讀和整本書教學歷程的敘事。下篇“課堂風景線”,分“繪本花園”“童話王國”“親近自然”“熱愛生命”“孩子的愛情”“黑鶴作品”“直面戰爭”七個板塊,呈現了近30篇典型閱讀案例。
這本書,集一個鄉村教師的閱讀成長史、一個兒童閱讀推廣人的點燈之路、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整本書精讀實踐之旅、一個母語教育工作者的群書閱讀探索于一身,是海安市“書香校園”閱讀領銜學校——曲塘小學閱讀研究的成果之一,對一線教師推動整本書、群書閱讀教學的深入研究和促進專業成長,具有較強的啟示意義,對熱愛閱讀的家長和學生亦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原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成尚榮在序中認為:“吉忠蘭老師的《從整本書精讀到群書閱讀》給大家上了一堂課。這堂課很美。吉忠蘭的情懷讓閱讀、讓語文、讓兒童都美了起來。”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