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已圓滿落幕,現在要開啟實現夢想的下一站了!那么,該如何選擇大學和專業呢?2024年,恰逢南京醫科大學建校90周年。南京醫科大學本科生招辦與揚子晚報招考部落聯合推出“2024書記天團”——“...
2024年高考已圓滿落幕,現在要開啟實現夢想的下一站了!那么,該如何選擇大學和專業呢?2024年,恰逢南京醫科大學建校90周年。南京醫科大學本科生招辦與揚子晚報招考部落聯合推出“2024書記天團”——“與高中生朋友談學醫”系列短視頻,由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蘭青領銜,特邀10所附屬醫院的黨委書記們一起,為想學醫的同學們帶來最權威、最全面、最專業的解答。
本期視頻邀請到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泰州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朱莉,與考生朋友聊聊醫學。朱莉表示:“學醫,要見別人所見,想他人未想。”
【學醫·書記說】
同學們,選擇醫學,就是選擇了一條與人民福祉、健康中國緊密相連的道路。希望你們帶著仁愛與同情之心,不懈學習、深入思考,在臨床實踐中鍛造醫術,磨礪品德。
2022年,南京醫科大學泰州臨床醫學院正式成立,泰州市人民醫院也正式納入了南醫大附屬醫院管理體系。這無疑為我們南醫大學子提供了更多在真實臨床環境中進行醫學研究和實踐的機會。我們也將全力以赴,為每一位有志于醫學事業的同學提供支持和幫助。
同學們,歡迎你們加入南京醫科大學,在這里不斷學習、歷練,最終成為一名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好醫生,為衛生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醫”問“醫”答】
1、請您說一個學醫的關鍵詞,并簡要闡釋。
答:發現,見別人所見,但想他人未想。生命是宇宙的奇跡,醫學是探索生命奇跡的科學。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一顆好奇之心去探究人體的奧秘,去破譯疾病發生的密碼,去探尋治療的真相,去解讀生命健康的DNA。
2、請給想學醫的高中生朋友一點建議?如果要學醫,要做好哪些準備?
答:這是一條充滿荊棘和挑戰的道路,也是充滿成就感的職業,只不過需要比其他工作付出更多的堅持、韌性、恒心、愛心。
首先要有甘之如飴熱情,做好終生學習的準備;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做好人文關懷的準備;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做好培養科學思維的準備;要有洞悉細節的習慣,做好如履薄冰的準備;要有臨危不懼的果敢,做好隨時應對挑戰的準備。重要的是要盡早進行人生規劃,懷揣對生命敬畏之心,遵循內心的想法,不畏荊棘,足夠努力,迎接漫長而辛苦的職業生涯。
3、學臨床還是做研究,高中生該怎么選?
答:臨床和科研,看似兩個不同方向,其實殊路同歸,就像人生路上結伴而行的摯友,相互鼓勵,共同前行。一個醫院或一名醫生沒有科學研究,就會落后甚至被淘汰。科學研究是醫生作為知識分子的必然屬性,是核心競爭力。作為一名醫生,要看好病,必須有縝密的邏輯,依靠逐漸積累的醫學經驗,這種積累絕非零星病例的簡單堆砌,而是經過思考、總結和循證得來的,這就是科研的雛形。
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說過“一系列探索未知的過程,科研和看病融會貫通的過程,在我看來就是醫學最大的魅力之一。”
我的理解是臨床與科研并重,無論做臨床或是科研,目標都是實實在在幫助到患者。一個好醫生,必須有科學的臨床思維,也許臨床與科研水平也許不一定能并駕齊驅,但絕不可以偏廢任何一方。
4、醫院在醫學生的人才培養方面,有何創新舉措?
答:醫院始終以為社會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為己任,著力提升教育質量,塑造一支師德高尚的導師隊伍,打造與現代醫學教育相匹配的實景化教學場所。
優質教學保障資源是優質教育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規劃建設新的教學樓,學生公寓,智慧社區。醫學生在附屬醫院學習、生活,與醫院緊密相連,醫院更加注重細節、提升品質、關注人文建設,增強學生幸福感,更好為培養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做成貢獻。
醫院同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平臺,實驗室達6千平方米,提供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技術支持,鼓勵他們參與實驗室研究等活動。醫院為每名碩士研究生配套3萬元、博士研究生6萬元科研啟動經費,明確研究生自己的研究方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研創新能力,從而達到培養高質量人才的目的。
統籌 蔡蘊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見習記者 劉夢琦
剪輯 張華緯
海報 肖甜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