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視頻在網上傳開了,這次,吸引圍觀群眾注意力的是運動場邊上的一位老師:
視頻里,一位年輕女教師站在跑道旁,看著遠方的學生在跑道上奮力奔跑卻被別人遠遠甩出一大截,急得手足無措、又蹦又跳,到最后干脆在原地演示跑步動作,還一邊大聲提示選手……
發布這段小視頻的,是某小視頻平臺的用戶@夏荷葉張。在評論區,她還遺憾補充說:“沒有抓拍到這個班主任最最激情的時刻。在她的率領之下,他們班取得了校運史上又一次突破,總分319分高居第一。”
截至發稿時,這段視頻已獲得18.2萬用戶點贊,2000多人評論。而網友們的觀感都挺一致:為這樣有激情、比學生還拼的班主任打call!
為什么一位又喊又跳的老師,會獲得大家這么多點贊?
有人說得好:我們仿佛看到了老師的另外一種樣子。甚至讓人覺得不像老師,已經把自己變成學生,和班級融為一體。
其實,很多人學生時代最寶貴的記憶里,總有老師的身影,比如全班一起參加過的活動,一起開過的玩笑,一起比賽得過的第一名,甚至一起淘氣犯錯之后被老師教育的糗事……
那些能跟孩子們走在一起的老師,往往能在講臺上拿粉筆,能在課下說段子,能在舞臺上唱支歌,也能在賽場旁喊“加油”。無論是考場還是賽場,無論是學習還是活動,孩子們任何形式的努力都被老師關注和鼓勵,任何形式的成績都被老師珍視和肯定。
所以,短短的幾秒鐘,一個又喊又跳的女老師,勾起的是大家對好老師的期待。小編不僅想起于永正老師的一篇舊文,其中講到了幾個國外老師的小例子,我們來重溫一下吧!
好老師應該是什么樣的?
支持學生的異想天開
一位美國老師在生物課上講“蚯蚓”。
講著講著,一位小學生站了起來——
生:請問老師,蚯蚓什么味道?
師:抱歉,我沒有嘗過。
生:我可以嘗嘗嗎?
師:當然可以!
生:我嘗過了,您加分嗎?
師:當然加分!
這位學生果真去“品嘗”了蚯蚓,然后向老師和同學講蚯蚓的味道!而且,據說這位學生后來成了一名生物學家。(這位老師培養了好幾位生物學家)
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一位日本老師這樣教“千克”:
他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塑料袋,到操場的沙坑里裝一千克沙子——你覺得一千克多重,就裝多少。然后他逐一過秤。可想而知,沒有人能裝得準的。
這時,老師把一千克的沙袋拿給學生看,并讓他們一一掂量,爾后重新到沙坑里裝。這次學生們“估量”得八九不離十了,有的居然裝得正好!
老師一堂課,就是忙著“過秤”,一邊稱著,一邊夸贊著,或者惋惜著。
老師也要融入自己的課堂
我女兒是教小學英語的。她從澳大利亞考察回來后,講了這樣一個課例。
上課了,一位年輕的女老師,著一身黑色的“海盜服”,一只眼睛戴著黑眼罩,手里拿著一把刀——紙做的,張牙舞爪地走進教室,大講海盜的故事——那天,她執教的是《海盜的故事》這篇課文。
這哪里是老師,簡直是一名“江洋大盜”!但她講得繪聲繪色,學生聽得如癡如醉,并不時發出笑聲。
放下老師的“架子”
英國一位同行的故事,更發人深省。
這位英國老師調任一個差班的班主任,這些孩子都很調皮,愛搗蛋。老師第一堂課就跟他們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課了,老師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要是把學習成績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牧場里的一頭豬。”這些調皮的孩子問:“老師,這是真的嗎?”老師說:“而且我要吻的是一頭你們認為最大的母豬。”孩子們都希望老師去吻一頭豬。
從那天起,他們的課堂紀律變好了,學習積極性變高了。即使有貪玩的,別的孩子也會提醒:“難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師去吻那頭肥豬嗎?”半年后,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于是后來有一天,孩子們對老師說:“老師,你可以去吻那頭豬了嗎?”老師說:“當然可以。”于是,老師帶著這群孩子穿過公路,來到牧場。孩子們在豬圈里找到了一只特大特肥的豬。老師走近那頭肥豬,輕輕地吻了它。孩子們在豬圈外笑得前仰后合。
說到上課,我們真的要改變“先生講,學生聽”的局面,努力踐行昭示著尊重、平等的“對話教學”理念。
這些故事,如涓涓清泉流過我的心靈。我的心靜了,凈了。
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吧!
少些嚴肅,多些活潑吧!
少些包辦,多些自主吧!
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吧!
放下架子,走下講壇,把自己置于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吧!
真的不要太像老師,不要太像上課。
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各位老師、家長,
以上觀點你同意嗎?
轉自當代教育家傳媒微信公眾號。以上圖文,貴在分享、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我們開辟起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教育類話題優質原創內容的刊發。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里,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里,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讓我們在這里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里用廣角看世界。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日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平時也關注了這樣的公號,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也歡迎您分享給我們。說不定在下周,我們也會推送給更多的朋友的!
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日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臺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