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江西南昌,有這樣一個地方:在家長眼里,它是自己孩子能夠徹底“戒掉惡習”,重新“走上正軌”的最后希望;在通過網頁搜索的不知情人眼里,它是以國學文化精髓染化“問題少年”的好學校;而在里面的學生眼里,這里是徹頭徹腦的“地獄”。
它就是江西南昌豫章書院。
據多家媒體公開報道,這是一所住讀式學校,學生在里面都遭受過被戒尺、“龍鞭”打,被囚禁在黑屋中,吃難以下咽的食物等各種虐待。
學生口中用于關禁閉的“小黑屋”
10月30日下午,豫章書院執行山長吳軍豹在朋友圈回應稱:豫章書院修身學校尊重輿論,敢于承擔社會責任,全體師生于今日正式宣告徹底停用戒尺管教。
南昌市青山湖區多部門聯合調查后回應,網帖反映的問題部分存在,書院確實有罰站、打戒尺、打竹戒鞭等行為和相關制度。對此,已責成區教科體局對該校教育機構進行處罰,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
南昌青山湖官方微博發布調查處理情況
紅星新聞記者按照學生提供的該書院秘書長章偉以及山長吳軍豹的電話,撥打過去,均未接通。據新京報最新消息,針對豫章書院體罰學生一事,2日下午,該校發布消息稱,學校已申請停辦,待政府部門批準后,對在校生逐步分流。
1
我把他送進了豫章書院
“這是我最后悔的決定”
冷梅親手將兒子王偉送進了豫章書院,“這是我最后悔的決定,我對不起我的兒子。”
在與紅星新聞記者的對話中,冷梅不住地嘆氣和哽咽,“我也被這個學校的人洗腦了,回來以后,兒子告訴我他的遭遇,我都不相信,直到現在網上有人爆料,我才相信了兒子的話。”
距離王偉“逃離”豫章書院,已過去一年半的時間了。在書院里,王偉遭遇了關小黑屋、被毆打,甚至不得不吞洗衣液自殺,還因此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
回家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王偉的情緒都無法恢復正常,他害怕自己再被突然送走,他也害怕有人對他好,總之,他恨周遭的所有人。
對于親手將他送進豫章書院的母親,王偉一度不肯原諒,但在時間和母愛的浸潤下,現在的王偉,已經漸漸走出來了。“我不再恨母親了,但心底還是有隔閡。”
紅星新聞記者就此對話王偉母親冷梅,她講述了自己將兒子送進豫章書院的前后,也分享了她與兒子之間情感的撕裂到逐步修復的過程。
報名
搜“戒網癮學校”注意到該校
以旅游為名帶兒子去南昌
去年6月,來自大連的冷梅將15歲的兒子送進了豫章書院。
“兒子當時不上學,老想上網,我作為母親,心里又焦急又痛苦,已經沒辦法了,一心想讓孩子走出這種消極情緒。”于是,冷梅在網上鍵入“戒網癮學校”,“這家豫章書院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學校的宣傳頁面做得很好,提倡國學教育,我認為這是一家教育孩子向善的學校。”
于是抱著一線希望,冷梅打通了頁面上的報名電話,“接電話的是招生部一位姓胡的老師,她特別熱情,聽說我是大連的,還告訴我他們也有一個學生來自大連,歡迎我和那位學生家長聯系。”除此之外,這位老師還告訴冷梅,許多從這里走出去的學生,最后都考上了重點大學。
隨后,冷梅在學校的引薦下,與同樣來自大連的這位學生家長聯系上,對方告訴冷梅:“讓孩子去學國學,總比呆在家里上網強。”最終,冷梅繳納了半年三萬一千多的學費,將孩子送進豫章書院。
在沒有實地探訪的情況下,冷梅以去江西旅游為名,帶著兒子王偉來到南昌。在這里,兒子被豫章書院派來的車接走了。“當時兒子以為這輛車是載他去酒店,根本沒有反抗。”冷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看著載著兒子的車慢慢遠去,自己的眼淚不停流下。
探望
孩子哭訴絕望遭遇
老師卻勸小心孩子編造
兒子進去一周后,給家里打回了電話,“電話里,兒子說他一切都挺好,還說自己會努力,讓我放心。”同時,她還收到了兒子寫的書法照片,看見照片里的一切,冷梅懸著的心似乎放了下來。
“當時的我,哪里知道,打那通電話時,兒子周圍全是老師,他不敢說一丁點不好。”
半個月后,丈夫剛好去湖南出差,于是順道去看兒子,“最開始學校是拒絕探望的,說還沒到探望時間,經再三求情,他才看到了兒子。”
學校宿舍的二樓陽臺被鐵網封死
看見父親,王偉立即撲向父親,他口中不停重復著:“我被帶了手銬,關進小黑屋里……”
聽到兒子的遭遇,父子倆抱頭痛哭,父親當即表示要將兒子帶走,但遭到學校反對,帶走未果。回到大連后,丈夫與冷梅發生了激烈爭執,丈夫執意要將孩子接回,而冷梅卻認為沒有必要。
“只怪我當時被這個學校洗腦了,認為好不容易交了3萬多,把孩子送進去,孩子肯定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我說再等等吧,萬一孩子回來又不上學了,咱們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抱著“讓孩子規律地生活,知道上學的意義”這個念頭,最終夫妻倆決定,把孩子繼續留在豫章學院。
“現在回憶起來,我是徹底受騙上當了。”冷梅嘆著氣,語氣中有些哽咽,她表示書院的老師會不時給家長打電話溝通,進行洗腦,“老師經常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在家里天天上網而不學習,就徹底完了。他們必須到一個規范的地方,過一種規范的生活。”她表示,老師們常勸說家長,別不忍心,甚至說學生會因為想離開書院,而編造自己被體罰虐待的遭遇,“當時老師這些話,我深信不疑。”
虐待
孩子不堪體罰虐待
絕望喝洗衣液自殺被下病危
本來,王偉與父母約定好,九月開學之前將自己接回。但眼看著開學時間一天天臨近,自己仍然深陷書院,絕望之下,王偉喝下了半瓶洗衣液。王偉隨即被送往醫院,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但書院并沒有通知冷梅,而是將王偉接回了書院,用桶裝水和漏斗,不停往嘴里灌,“肚子鼓了吐,吐了灌……”
王偉說,“我只記得自己當時吐了好多泡泡,也吐了好多血。”
雖然對兒子自殺之舉并不知情,但作為母親,那段時間對于冷梅來說,是依然矛盾和痛苦的,“當時我的心情非常復雜,一方面每時每刻都在思念和擔心孩子,但另一方面又怕自己的心軟會害了他。”
每天都處在煎熬中的冷梅,那段時間里唯一的安慰,就是學校發來的視頻,“視頻是無聲的,但能看見學生們在寫字、念書,看到這些,我心里就安穩了很多。”
2
孩子面頰凹陷瘦了50斤
再回家性情大變:“充滿了恨”
“我知道他恨我。”冷梅回憶,“我永遠忘不了,在書院見到兒子那一刻,他眼里的恨。”
王偉嘗試吞洗衣液自殺后一個月,她見到了兒子,看見兒子那一刻,冷梅呆住了,以前身材健碩的兒子,瘦了整整50斤,面頰凹陷,“我摸著兒子的臉,淚流滿面,兒子也哭了,嘴里反復叨念著‘我要好好念書’。”
但當她看著王偉時,“從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怨恨。”
這次見面后,冷梅堅決地帶走了王偉。但她沒有想到,回家以后,兒子性情大變。
“回家后,他處于極度恐懼狀態,隨時都在擔心有人再次把他帶走。”王偉那時的精神狀態已無法再去學校,但出于對父母的不信任,王偉也不想回到家中,于是父母找了一個心理輔導老師,對王偉進行心理干預,“他有時候會突然掐住心理醫生的脖子,質問她:‘你為什么對我這么好?是不是裝的?你是不是想把我關進去?’
學校圍墻上高高的鐵網,看上去像監獄
為了緩解兒子緊張的情緒,冷梅提出帶兒子出去旅游散心,也立刻遭到王偉的強烈反對。經過這次事件,王偉對父母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和戒備心理,“我們一起出去,他會告訴心理老師:‘我發現我媽有異常,我趕緊錄像發給你,你幫我報警……’”
兒子的這些舉動,冷梅看在眼里,內心像撕裂了一樣,“我沒有辦法,也非常絕望。”
最讓冷梅悔恨的,是她當時對兒子的不信任,“兒子一次次告訴我,自己在書院里的遭遇,而我卻不相信,直到最近網上曝出來以后,我才恍然大悟。我對不起兒子。”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但卻始終存在于王偉的記憶中。當被問及是否還恨母親時,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以前恨過,現在不恨了,但這件事是我忘不掉的傷痛,也讓我和他們之間有了隔閡。”
在采訪中,大多數學生都表示,不會再恨父母當時把自己送進去的舉動,但這件事,在所有學生心中,都留下了痛苦的印記。
3
家長實地參觀看到的和諧
全是學生被逼“演”出來的
2014年3月,14歲的小卓被父母送進了豫章書院。
“那時我不喜歡讀書。”小卓回憶,自己曾經練過書法,父母在網上查到豫章書院,以為是一所國學院,就將自己從浙江老家帶到了江西南昌,于是這段噩夢般的經歷就開始了。
起初,小卓和父母一起來到豫章書院參觀,“我們看到,書院里一派和諧,學生們有的彈古箏、有的在讀書,有的在練書法……”看到眼前這番融樂景象,父母非常開心,隨后,小卓就被送進了書院。
“當我進去以后才發現,這里和我們那天看到的,完全是兩個世界!”在小卓正式進入書院后,她漸漸察覺了這所書院的“詭異”之處,“原來那天我父母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小卓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原來每次只要有家長來參觀,學生們都必須“演”,“每次有人來,這些和諧的景象,都是我們演的,不演就要挨打,我平時不會彈古箏,但他們會讓我們臨時抱佛腳。”
學生口中的擺拍
小冉也證實了小卓的說法。小冉來自寧波,在十三四歲左右,被父母送進了豫章書院。“每次有人來參觀之前,老師都會提前通知我們,然后提前幾天讓我們練習彈琴、書法這些。”
當家長帶著孩子來實地參觀時,小卓知道,又有新學生要進入“煉獄”了,她多次嘗試偷偷傳遞信息給這些即將把孩子送進來的家長,但周圍都是老師,“甚至連使眼色的機會都沒有。”即使有家長趁老師不在周圍時,拉住書院的孩子詢問情況,他們也并不敢告知家長實情。
小冉回憶,在書院里,每個孩子都像驚弓之鳥,生怕遭受虐打,“家長來問我們,我們也不敢說實情,生怕是老師讓家長來問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說了實情就完蛋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冷梅、王偉、小卓、小冉為化名)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