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6月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為了讓高三學生們能夠以更好的狀態迎接高考,3月16日下午,金陵中學的630名高三學生在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研究生帶領下,開展了高三以來的第二次情緒放松團體輔導活動:松鼠與大樹、風雨同舟、給同伴揉揉肩捶捶背……初春的金陵中學校園里,到處洋溢著青春的笑聲。
距離6月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為了讓高三學生們能夠以更好的狀態迎接高考,3月16日下午,金陵中學的630名高三學生在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研究生帶領下,開展了高三以來的第二次情緒放松團體輔導活動:松鼠與大樹、風雨同舟、給同伴揉揉肩捶捶背……初春的金陵中學校園里,到處洋溢著青春的笑聲。
南京市首位心理學特級教師、金陵中學學生處主任蘇華介紹,即將到來的四月可能是高三學生學習和情緒的“高原期”。學校選擇提前介入,通過舉行此次名為“一見‘輕’心”的心理團輔活動,讓學生在溫暖安全的團體氛圍中做真實的自己,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中放松身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松鼠與大樹 The Story of Spring 活動目的 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活動的當下;活躍團體氣氛,消除學生的陌生感;通過不斷的組合與分離,讓學生體驗到由歸屬感帶來的積極情緒。 在3人團體中,兩側的同學扮演大樹,中間的同學扮演松鼠。扮演大樹的同學面向對方,伸出雙手,搭成一個圓圈形成樹洞。扮演松鼠的同學蹲在樹洞的正下方。 在分組中落單的同學站到圓圈的正中央扮演信使,信使可發布“獵人來了”、“著火了”、“地震了”三種口令。每種口令會有不同的動作。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同舟共濟 The Story of Spring 活動目的 通過肢體上的相互扶持,讓學生感受同伴間彼此的支持;通過合作與溝通增強班級同學之間的凝聚力;通過不斷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會共同面對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和信心。 將報紙假設為“諾亞方舟”,由同學們開動腦筋,通力合作,以讓組內盡可能多的人同時站在這艘船上。每位同學的腳必須踩在紙邊緣的內部,如果踏出紙的邊界則視為落水了。當覺得人數已經最多了,堅持10秒則算大家登船成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來,撐??! 小伙伴,腿別抖?。?/p> 我們的里程 The Story of Spring 活動目的 通過鼓勵學生自由選擇活動對象,促進同伴之間的接觸與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言語互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希望感;通過學生之間的肢體聯結,使學生感受個人力量和團體力量的不同。 以2~3個班級為一個大組(每大組總人數為120人左右),各位同學在大組內進行任意的移動,找任意一位同學進行1輪的剪刀石頭布,輸的同學需要對贏的同學說:‘大神你真棒!’,此時贏的同學要回應輸的同學:‘大神帶你飛’,然后輸的同學站到贏的同學身后,將兩手搭在贏的同學肩膀上,一起去尋找下一個猜拳的對手。以此類推,每次都由排頭的兩位同學進行剪刀石頭布,輸的隊伍要對贏的隊伍說:‘大神你真棒!’,贏的隊伍要回應輸的隊伍:‘大神帶你飛’,然后輸的隊伍接到贏的隊伍后面,繼續尋找下一輪的對手?!?/p>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輕柔體操 The Story of Spring 活動目的 通過同伴之間的按摩,幫助學生體驗身體的放松;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呼吸放松,讓學生感受到心理上的輕松;通過學生之間的彼此支撐,讓學生感受到身邊的人是自己重要的心理資源與支持。 請大家保持現在這個圓形的隊形,跟著音樂一起慢慢順/逆時針走動。大家可以仔細感受一下來自你身后的這種力量,這份支撐?,F在,請大家停下腳步,輕輕地為你前面的同學捏一捏肩、捶一捶背,仔細感受你身體發生的變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活動快結束時,已經有同學進入了完全的放松狀態,躺了下來。高三(4)班的車雨辰同學說,這段時間一直都處于刷卷子狀態,很感謝學校給他們舉行這次活動放松身心,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增進和同學之間的友誼。
“自己雖然也會偶爾放松,但一個人玩的話,估計就是玩玩手機,不會像這樣玩集體活動、讓身體動起來?!避囉瓿奖硎?。而同為高三的魯嘉偉也表示,這是第二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心理疏導活動,覺得很有意義,對高三解壓很有幫助。
從去年12月金陵中學舉行第一場高三學生心理團輔以來,學校通過各種活動放松學生身心。雖然說高考是人生的一場大考,但在校方看來,學生的身心和諧比分數來得更加重要。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