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黨員干部師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我們正共同參與一件終將記入史冊的事業”“我們也終將為這個世界提供更加深刻的見地”“不僅要做發光的螢火,也要做影響大眾的炬火,更要做漫天燎原的星火”……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記者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首都高校黨員干部師生組織集體收聽收看大會盛況,通過多種形式學習熱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從未想過能以這樣的方式為黨慶生”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連續四遍、擲地有聲,慶祝大會上的千人獻詞團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記者了解到,千人獻詞團來自北京市多所大中小學。
領誦員之一的北京第一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姚牧晨表示,“這個夏天,注定會讓我銘記終生,我第一次站得那么近,在首都中心代表少先隊員們向偉大的黨獻詞,習爺爺和全體中國人民在看著我們,我感到肩上擔著的是中國青少年的時代使命。坐在廣場上,聽著習爺爺振奮人心的講話,回憶集訓的種種場景,內心無比澎湃。”
來自北京大學哲學系2020級本科生謝雨萱也是其中一員。謝雨萱表示,凌晨時分站在天安門廣場,“我們清楚地知道,我們即將完成的,是一個多么重要而非凡的任務。”
謝雨萱表示,自己總是想起一個小故事——黨的一大閉幕時,代表們提議:“我們最后再喊一遍口號吧!記得聲音要輕一點。”“嗯!”“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樣一個微小的時刻,令謝雨萱心中震動,“一百年前的歷史,我們無從參與,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分享著同一種心情,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我們滿懷期待、充滿熱愛。”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2019級播音與主持藝術本科班繆以恒也表示,“以一名預備黨員的身份參與慶祝大會獻詞環節,祝福黨的百歲生日,倍感榮幸!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從學校訓練、集訓、聯排、全要素彩排到最終站在天安門廣場向黨許下莊嚴承諾,我從這每一個環節中都汲取了無限的奮進力量。”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場在天安門廣場的大合唱讓人難忘。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2017級音樂學專業的朱晉蘇表示,十分榮幸作為合唱方陣的一員,用歌聲為黨的百年華誕慶祝,“在近四個月的時間里,我們經歷了上百個小時的訓練,參與了各項組織活動,學習了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時刻盼望著舉國同慶的輝煌時刻。”
作為合唱團的一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解豐寧表示,從未想過能以這樣的方式為黨慶生,“我們90后黨員,生逢盛世,肩負使命。相信歷史會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特殊印記萃取出來,我們也終將為這個世界提供更加深刻的見地。”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教授胡彬在7月1日凌晨5點就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其他59位新黨員代表一起從駐地出發前往天安門參加慶祝大會。“最能觸動我內心情愫的是,14億中國人具有一個巨大共識,那就是‘黨的領導’。這一共識的獲得是經歷了百年苦難,才艱難覓得的。中國共產黨已經帶領中國人民進入了偉大復興的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這一代人正在享受著這一共識帶來的巨大紅利。”
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2017級本科公費師范生劉虎成以新黨員代表的身份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自己的角色從70周年國慶的表演者換到了如今的觀禮者,而沒有改變的是自己對黨和祖國的熱愛。對我來說,今天的大會意味深長,這不僅是我見證我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也是我人生角色從學生變為中學教師的一個節點。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即將肩負培養青年的大任,我必將不負囑托,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利用專業知識,嘗試將總書記講話同步翻譯成26個語種
雖然不能到現場,首都高校師生也通過觀看直播的方式為中國共產黨慶祝百歲生日,并號召師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加強學習。
記者了解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組織多語種師生集中收看直播,專業課教師及時指導學生將重要講話精神嘗試同步翻譯成26個語種,馬克思主義學院及各學院外語教研室第一時間開展教學研討、集體備課,將總書記重要講話多語種翻譯編入學校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以慶祝大會為契機開展課程思政大練兵,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對外講述中國道路、中國故事的能力。
該校日語學院學生陽遠表示,聽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萬分激動,將結合本專業所學,組織黨支部成員及班級同學一起試譯總書記在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的講話,勇擔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的時代重任,以微薄之力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大舞臺。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干部師生收聽收看,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主題黨團日等多種形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兩院院士、通信與信息系統專家王越表示,觀看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感觸頗深。一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國家現在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成就,創造了世界奇跡。二是中國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對馬克思主義的實踐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短短幾十年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實踐證明了社會主義必將取代資本主義,是對馬克思揭示的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有力佐證。三是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推進“雙一流”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認清自身肩負的偉大使命和責任,把自身發展融入黨和國家發展,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人才隊伍,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杰出建設者和接班人,以人才優勢增強科技創新優勢,助力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