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濱海學院多名學生集體吐槽“奇葩”校規,引發網友關注。青島濱海學院是山東省一所民辦綜合性大學,其創辦人提倡以教育為主培養學生能力。而在學生眼中,這是一所古板、另類的學校。
“在青島濱海學院談戀愛卻像偷情,只能被迫進行柏拉圖式戀愛。”
近日,青島濱海學院多名學生集體吐槽“奇葩”校規,引發網友關注。
青島濱海學院是山東省一所民辦綜合性大學,其創辦人提倡以教育為主培養學生能力。而在學生眼中,這是一所古板、另類的學校。
嚴格的男女交往公約
從青島濱海學院校規中可以了解到,在《男女學生文明交往公約》中有明確規定:拒絕男女共用一個餐盤或互相喂食、拒絕在校內穿情侶裝、拒絕接受或給予異性食品及禮物、拒絕有肢體接觸等。
小雪(化名)是青島濱海學院一名大三女生,她向中國新聞周刊講述了自己在學校的經歷。據她介紹,每晚都有專人在校園內四處巡查,一旦發現有男女生單獨外出、牽手、接吻等,監察人員就會拽下他們衣服上的校牌并記錄在冊。小雪介紹,曾有不少學生因為男女生“交往過密”領了過失單,甚至還會請學生家長到學校簽署保證書。
“我們都很羨慕那些可以在校園里輕松戀愛的學生,但在青島濱海學院談戀愛卻像偷情,只能被迫進行柏拉圖式戀愛。因為學校嚴苛的男女生交往公約,學生們都不敢輕易戀愛。” 小雪稱,該校校長曾多次公開提倡學生柏拉圖式戀愛。
早在2016年,山東青島濱海學院就被媒體曝出“不鼓勵學生談戀愛,更不允許男女生之間有過激行為”,時隔四年,該校依舊堅持著這些“交往準則”。
另一位在校學生稱,同學們經常調侃該校是檢驗愛情忠誠度的試金石,一些情侶被監察員發現后,怕給自己惹麻煩就分開了。據悉,監察人員會準確“瞄準”在校親密接觸的小情侶,一路攆著追。該同學表示:“大學里該不該談戀愛值得探討,但我們無法回避自己的內心,學校也無權干涉我們對愛情的表達。”
有網友認為,多數進入大學的學生已經成年,談戀愛是學生們的自由,作為學校應該引導正確的婚戀觀,而非制定嚴格的“戀愛交往規定”剝奪學生們戀愛的權利。
儀容儀表也要嚴格“管控”
仔細瀏覽該校校規,便會對其規章之詳盡感到驚訝。除了制定“男女生相處公約”,青島濱海學院對學生們的儀容儀表也有相當嚴格的管理規定,如不能穿無袖或露肩上衣,短褲短裙不得超過膝蓋三指,破洞褲不得大面積露肉,不能穿拖鞋。此外,學校要求學生一律為黑色直發,有天生發色偏淺的,就要向班主任開一份“頭發證明”,否則在檢查時會一律作扣分處理。
“學校本身管的就多,尤其到了夏天,更會嚴查學生的著裝。不符合要求的都要領過失單,三張過失單就會給與一個處分”,小雪介紹。此外,綁頭發的女生不得把帶有裝飾的頭繩放在手腕上,也不得佩戴任何裝飾性首飾。
該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周一至周六無法外出,上課期間,學校不允許學生在宿舍或者校園里逗留,一旦在學校內逗留被發現,則會被記為游離,也會被扣思想品德分甚至記作處分。
義務勞動是“日常必備”活動
要求學生參加校園義務勞動是青島濱海學院的傳統。
小磊(化名)自大一起就在該校學生會擔任衛生部部長,他表示十分理解學校想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初衷,但無法接受過于嚴苛的衛生檢查標準。“我們每天要維護廁所衛生七次,還要把廁所垃圾桶中的廁紙統一搬到樓外的大垃圾箱內,而且學校對衛生的檢查標準是‘一塵不染’。”小磊反復強調著這句話。據他描述,在衛生部干事或老師檢查衛生時,經常會蹲在地上用手機看地面是否有污跡,連一根頭發絲都“不放過”。
掃廁所只是系列義務勞動中的一項,該校的學生也負責校園各個區域的衛生打掃。“冬天掃雪,秋天掃葉子,平時下課也要維護樓道地面、去外面拾垃圾。整個學校是沒有一個清潔工的,我已經干了兩年了。說實話,每天都在干清潔工的工作,一些新來的同學真的不適應,打掃不干凈、動作慢都要被罰,非常痛苦”,小磊稱。
讓學生們忍受不了的還有更繁重的工作,比如幫學校修建新生宿舍樓、為河道填土搬磚。“有活兒要干就會在QQ群里通知我們,之前200多個人都被叫去填土搬磚了。我們不能拒絕,你不去就會給你扣分甚至要領過失單。”該校學生介紹。
有不少學生和家長表示,青島濱海學院作為一所民辦學校,較一般性綜合大學收費更高,每年繳納近兩萬元學費是希望學有所成,而現實是,學生們將大部分時間用于過度的義務勞動。
“旨在培養吃苦耐勞的能力”
青島濱海學院負責人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在公共場合摟抱、接吻屬不文明行為,學校有明文規定予以禁止,更不允許學生穿不符合學生身份的奇裝異服。
對于學生們的義務勞動,該校負責人稱曾做過相關調研,發現吃苦耐勞、從基層做起的品質最受用人單位賞識。“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學生們高考的分數線并不高,他們的素質水平也參差不齊,現在的孩子本就難管,尤其是一些專科的學生,他們和好學生還差的很遠。自由不等于放縱,我們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嚴格管理,并未超過教育底線,只是落實得比較扎實。” 該校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青島濱海學院學生被迫柏拉圖式戀愛、每日掃廁所7次,校方:培養吃苦耐勞》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