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校陸續出臺了禁止外賣、打包食品進校園的禁令,理由主要是:外來食品的安全問題、使用一次性餐具引發的環境環保問題,以及外賣人員騎車進校園引發的交通、治安等問題。由此產生了一系...
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校陸續出臺了禁止外賣、打包食品進校園的禁令,理由主要是:外來食品的安全問題、使用一次性餐具引發的環境環保問題,以及外賣人員騎車進校園引發的交通、治安等問題。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學生和學校、商家和學校、快遞員和學校的矛盾和沖突。
近日,湖南寧鄉的一位小賣部老板,因為高校禁止外賣后生意一落千丈,一氣之下帶著親屬四人闖進學校,飛踢破門,一口氣砸壞了50余臺電腦,給學校造成了約3萬元的損失。
據寧鄉公安派出所民警劉夢頎透露,引起糾紛的原因是小賣部給學生送外賣,有時候學生吃后感覺有些不舒服,食品安全無法保障,于是學校專門開了個會議,禁止學生叫外賣,還派人專門在圍墻邊緣守候巡邏,因此影響了小賣部老板的生意,她就去找學校理論,沒找到人,學校覺得沒有必要就沒有理睬她,然后老板就火了,覺得學校看不起人,一怒之下帶著兒子和兩個侄子沖到學校把電腦給砸了。
目前四人因涉嫌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這樣的案件不是個例:
去年11月,福州閩江學院發布“關于校園整治專項工作的說明”,稱學校將禁止送外賣的車輛進校,禁止外賣進入宿舍和教室,還讓學生簽署“霸王條款”。除了學生難以接受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外賣商家。于是,700多家外賣聯手呼吁抵制學校的霸王條款,讓學生這幾天都在食堂門口領免費的飯,并在當天中午拉來整車的飯菜免費發放給學生,火拼食堂。隨后,送餐人員被警察帶走。
網友:學生有點外賣的自由
學生點外賣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學校不能阻止,但外賣的衛生水平良莠不齊,同時給學校管理帶來了很多困難。
有學生表示理解:
而反對的學生表示:學校食堂飯點擁擠;菜品不合胃口;食品安全一樣無法保障。
確實,前陣子某中學曝出的食堂衛生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也因此,三部門發布了《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對學校的食品衛生安全作了明確的指示,其中有一條規定就是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
一刀切治標不治本
俗話說,“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點外賣的學生依然可以吃到外賣,只是比原來麻煩一點。
據悉,校方禁止外賣車輛進校,外賣食店則改變策略,雇傭大學生送餐;校方進而禁止學生受雇于外賣食店,學生則網上下單,自行前往用餐。最近還聽聞某中醫藥大學動員大量工作人員圍堵送外賣車輛,但外送人員則翻墻進校送外賣;甚者還催生了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
雖說“禁外賣”總體上利大于弊,但這并不是萬全之策。況且高校學生絕大部分都已年滿十八歲,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需要學校在“吃喝拉撒”上如此“監護”。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有學生表示,學校大可聯合相關部門,加派人手和加大力度,去排查校外的飲食安全和環境衛生,先是基本的食品安全證照,聯合有關部門檢查,偶爾學校領導進行抽查,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較為安全的環境,這樣比禁止外賣進校更讓人信服。
福建農林大學
飯飯認為,想解決高校外賣困擾首先讓學生愛上食堂,優化就餐環境、豐富食堂菜品,比如
福建農林大學寬敞時尚的食堂,上海師范大學的網紅餐飲等等。
學校應該學會放下身段,融入學生群體,抓住了學生的“胃”還用擔心人往外跑嗎?
對此,你怎么看呢?
新聞不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態度。有態度,深一度。這是飯飯來撩第457期,改版后第336期。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