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祚仁表示,作為高校要結合首都發展需要,長遠規劃“校、產、城”的融合。
“我自己也來自科技界,作為高校校長,我今年特別關心關注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協同發展,這也是北京市今年的一項工作重點。”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于1月13日上午開幕,北京市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聶祚仁說道。他表示,北京工業大學在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此次會議將對有效支撐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方面給出“北工大經驗”。
北京市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聶祚仁。 新京報記者王貴彬 攝
聶祚仁表示,作為高校要結合首都發展需要,長遠規劃“校、產、城”的融合。“北工大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做了一些探索,承擔國家項目、爭取國家大平臺的支持,激勵人才團隊的建設,就實踐來講,就是要更好的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甭欖袢式ㄗh,高校要緊密地對接屬地政府,廣泛聯系相關企業,深化校地企協同,建設高水平的環高校創新區,在涵育創新生態方面著重發力,催生新質生產力。
以2024年為例,北工大和北京市朝陽區政府合作建設了北京首個區校企深度聯合的環高校創新功能區——北工大山河灣谷創新區。聶祚仁介紹,不到一年時間,已有數十家創業團入駐先導區,多項優質科技成果正在孵化。高??梢宰鳛楹诵膮^,提供源頭創新和原創技術,先導區成為了推動優質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成果轉化之路的重要樞紐。
其次,聶祚仁建議完善融合發展機制,構建創新鏈與產業鏈的協同機制,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走上“貨架”。“我們通過舉辦中關村論壇高促會(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高??萍汲晒D化促進大會)等活動,邀請政府、企業走進校園發布政策和技術攻關榜單、挑選適配的科技成果,打破高??萍汲晒葡阋才孪镒由睢睦Ь帧!甭欖袢收J為,高校還要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上下功夫,將職稱評定、崗位聘任、人才評價、績效考核等環節與科研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效進行合理掛鉤,激發科技成果轉化“原動力”。
“我們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分層分類評價體系,讓更多科技人才‘冒得出、留得住、用得好’。”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縮短產業化周期方面,聶祚仁建議要重點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將資源配置給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科技人才,助力其干成事;健全保障體系,讓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黃金期和成果高產期安身安心安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