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需要,根據《江蘇省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條例》的規定,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編外工作人員(輔警)。現將有關招聘事項公告如下:
因工作需要,根據《江蘇省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條例》的規定,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編外工作人員(輔警)。現將有關招聘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崗位和人數
本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編外工作人員(輔警)5人。招聘崗位、人數和相關要求詳見《靖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公開招聘編外工作人員崗位表》(以下簡稱《崗位表》)。
二、招聘條件和招聘對象
(一)招聘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品行端正;
3.本市戶籍或普通高校入學時為本市戶籍,年齡在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1987年5月8日至2005年5月9日期間出生);
4.自愿從事公安警務輔助工作,具有較強的吃苦耐勞和忠誠奉獻精神,保守工作秘密,服從工作安排,身體健康,無紋身、無傳染性疾病;
5.具有招聘崗位要求的相應學歷和專業;
6.具有招聘崗位要求的相應資格條件(詳見《崗位表》)。
(二)招聘對象
1.報考人員應具有國家承認的學歷(學位);
2.報考人員須于報名前取得學歷(學位)證書,并符合崗位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其中,能夠提供《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原件)的2023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日期放寬至2023年8月31日。非2023年取得國(境)外學歷(學位)的人員,須在報名前完成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
3.普通高校雙學士學位報考人員,其第二學位證書(須全日制)經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并能在相關認證網站核驗的,可以第二學位的專業報考相應專業要求的崗位;
4.其他資格條件中的“2023年畢業生”,指在2023年畢業并已取得學歷(學位)證書,且仍無工作單位的人員。其中,能夠提供《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原件)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日期可放寬至2023年8月31日。
2021年和2022年普通高校畢業生,若仍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檔案關系仍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以及國(境)外同期畢業且已完成學歷(學位)認證但仍未落實工作單位的人員,可應聘面向2023年畢業生崗位。
參加基層服務項目的人員,如參加服務項目前無工作經歷,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后2年內的,可應聘面向2023年畢業生崗位。
以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的人員,退役后1年內的,可應聘面向2023年畢業生崗位;
5.取得祖國大陸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歷(學位)的臺灣學生和取得祖國大陸承認學歷(學位)的其他臺灣居民應聘時按國家和江蘇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6.下列人員不得報考:
1.現役軍人或國民教育序列普通高校在讀非2023屆畢業生;
2.與報考單位工作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或者近姻親關系等親屬關系的,不得報考應當回避的崗位;
3.曾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涉嫌犯罪尚未結案的;
4.曾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
5.曾因違法違紀,被開除、辭退、解除勞動合同的;
6.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
7.國家和省規定的不適合從事警務輔助工作的其他情形。
三、招聘程序和方法
本次招聘工作根據“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按照公布招聘事項、報名與資格審核、筆試(01-02崗位)、體能測試、面試、考核、體檢、考察、公示與聘用等步驟組織實施。
(一)公布招聘事項
按照“事先告知、公開透明”的原則,在報名前通過靖江市人民政府網站向社會公布招聘信息。
(二)報名與資格審核
1.報名方式
本次報名采用本人現場報名方式,不接受信函、網上、電話等方式報名;
報名及資格審核時間為:2023年5月8日至2023年5月9日(上午9:00-11:00,下午2:30-5:00)。報名地址詳見《崗位表》。
2.報名時須提交以下資料
(1)本人近期同底免冠一寸彩色照片2張;
(2)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黨員、復退軍人提供相關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其中,2023年普通高校畢業生能夠提供學生證、所在學校出具的《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的,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日期放寬至2023年8月31日;
(3)非2023年取得國(境)外學歷(學位)的人員還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材料;
(4)應聘面向2023年畢業生崗位的還須提供相應證明材料;
(5)招聘崗位要求的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3.報名注意事項
(1)報考人員經資格審核合格后,填寫《靖江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勞務派遣人員招聘報名表》;報考人員只能選擇一個崗位報名,報名與考試使用的身份證均須為在有效期內的第二代身份證。
(2)報考人員應對提交材料和填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凡因弄虛作假或其他原因造成不符合崗位條件的,一經查實,即取消報考人員筆試、面試或聘用等資格。
(3)本次招聘開考比例1:3,報名結束后,如報名人數達不到開考比例,由靖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研究確定是否降低開考比例、核減或取消招聘計劃,并在指定網站公布。
4.領取準考證
報考人員憑本人有效身份證領取準考證,領取時間、地點另行通知,逾期不領作自動放棄處理。
(三)考試
考試分為筆試、體能測試和面試。
1.報考(01-02)崗位的人員參加筆試、體能測試及面試。筆試內容為法律法規、時事政治、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及相關專業知識等,滿分為100分,60分為最低合格線。參加筆試人員體能測試不計入總分,但須達體能測試合格線50分,筆試、體能測試達不到合格線者不得進入下一招聘環節。
2.報考(03)崗位的人員參加體能測試和面試。體能測試成績滿分為100分,50分為最低合格線,達不到合格線者不得進入下一招聘環節。
體能測試內容為男子:100米、俯臥撐、仰臥卷腹;女子:100米、1分鐘仰臥起坐、立定跳遠。體能測試成績評分標準參照《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體育鍛煉達標標準》和《國家移民管理機構民警基礎體能標準》執行。
3.面試。按崗位招聘計劃數的3倍從成績合格者中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進入面試人選(同分跟進);不足3倍的按實際符合條件人數進行面試。面試采用結構化面試形式,滿分為100分,60分為最低合格線,達不到最低合格線者不得進入下一招聘環節。
參加考試時,報考人員須攜帶準考證和有效身份證。考試時間、地點及注意事項詳見《準考證》。
(四)考核
報考人員中復退軍人加2分,中共黨員加2分,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加2分。
(五)總成績計算
考試結束后,報考(01-02)崗位的人員按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考核分計算總成績;報考(03)崗位的人員按體能測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考核分計算總成績;筆試成績、體能測試成績、面試成績均保留兩位小數,第三位小數按“四舍五入”辦法處理。
相關成績在指定網站公布。
(六)體檢
按崗位招聘人數1:1的比例從面試合格人員中按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參加體檢人員。總成績相同的,根據面試成績確定;面試成績仍相同的,另行組織面試加試確定。如因懷孕需延遲體檢的,待體檢合格后,按程序進入考察及后續步驟。體檢標準參照《靖江市職工入職體檢標準》執行。體檢費用自理。
(七)考察
體檢合格者由靖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組織考察,根據《江蘇省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條例》相關要求執行。
因體檢、考察不合格、考生主動放棄等原因招聘崗位出現缺額時,在報考同一崗位成績合格的考生中,按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總成績相同的,根據面試成績確定,面試成績仍相同的,另行組織面試加試確定)。
(八)公示與聘用
體檢、考察均合格的擬聘用人員,在指定網站公示3個工作日,接受社會和報考人員的監督。公示期滿后,沒有問題或者反映的問題不影響聘用的,辦理聘用手續。體檢、考察、公示等環節因報考人員不符合要求、主動放棄等原因而出現招聘崗位空缺時,按該崗位面試合格人員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辦理聘用審批手續后,不再遞補。
公示結束后,由靖江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勞務派遣管理服務中心辦理相關手續并簽訂勞動合同,派遣至靖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工作。對派遣人員實行2個月試用期,試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資格。
本次公開招聘錄用的人員與原用人單位(簽訂協議或合同)的人事關系或勞動糾紛,概由其本人負責處理。2023年應屆畢業生如不能如期取得畢業證書,則取消聘用資格。
四、紀律與監督
招聘工作嚴格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堅持規定條件、程序和標準,嚴肅招聘紀律,秉公辦事,嚴禁弄虛作假,徇私舞弊,一旦發現立即取消報考人員的考試或聘用資格。招聘工作接受社會監督。對違反考試、錄用紀律的工作人員,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應聘者應保持通訊暢通,因通訊不暢、信息填寫錯誤無法聯系、不按要求回復、屏蔽群發短信、無故掛斷電話、不接聽電話、未及時查收短信、聯系方式變更等原因造成未按約定時間參加招聘相關環節的,責任由應聘人員本人承擔。招聘工作實行自律制度,即應聘人員要對自己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負責,未如實提供報名資料,未按規定參加筆試、面試、體能測評、體檢的,均視為自動放棄招聘資格。凡發現弄虛作假和違反招聘紀律的應聘人員,一律取消資格。
此次招聘不收取任何報名費和考試費,不委托其他任何代辦機構。考試不指定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
五、本公告由靖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辦公室負責解釋。
咨詢電話:81161555-306監督電話:81161555-303。
靖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
2023年5月5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