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國內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究與開發機構,是中國科學院EDA中心、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依托單位,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集成電...
一、單位簡介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國內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究與開發機構,是中國科學院EDA中心、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依托單位,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集成電路裝備及工藝前瞻性研發牽頭組織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微電子學院(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依托單位,是中國科學院集成電路創新研究院的籌建依托單位?,F擁有2個基礎研究類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微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重點實驗室、硅器件技術重點實驗室),4個行業服務類研發中心(中國科學院EDA中心、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發中心、系統封裝與集成研發中心、中科新芯三維存儲器研發中心),6個行業應用類研發中心(通信與信息工程研發中心、新能源汽車電子研發中心、健康電子研發中心、智能感知研發中心、智能制造電子研發中心、智能電子系統研發中心),3個核心產品類研發中心(硅器件與集成研發中心、高頻高壓器件與集成研發中心、微電子儀器設備研發中心)。
智能制造電子研發中心是中科院微電子所行業應用類研發中心之一,成立以來緊密圍繞“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創新應用。中心以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產業生態體系和新型制造模式,打造智能制造系統產業鏈為總體目標,主要從事以大數據和自動控制為核心的智能工業關鍵技術、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端智能化制造裝備、基于自主芯片的傳感、通信及控制部件等方向的研發工作。中心下設計算機視覺、智能制造與智能交互(AI)芯片設計、大數據三個研究課題組,同時在無錫、南京和蕪湖設有產業化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視覺、智能制造與智能交互(AI)芯片設計、物聯網通信系統及SoC、大數據、現代物流裝備及信息系統及智能農機裝備及無損檢測技術等。
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科院微電子所智能制造電子研發中心下屬產業化公司,主營業務為面向物流快遞行業的高端智能化自動化分揀系統的研制和生產,目前公司已經掌握了快遞包裹自動分揀“八大核心技術”——基于圖像分析的條碼掃描系統、基于自主芯片的工業無線通信系統、基于自主CPU的電機驅動系統、基于嵌入式芯片的電氣控制系統、WCS軟件管理系統,物流大數據分析系統、設備遠程診斷系統以及視頻追溯系統,技術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物流行業真正實現了中國裝備、中國部件、中國器件和中國芯片的夢想。其下屬無錫研發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視覺、多核DSP系統、高速信號處理以及自動化裝備,在近期發展規劃中,將重點面向物流等,以工業視覺的三大應用方向——尺寸測量/缺陷檢測、條碼/二維碼識別、視覺定位/導航作為切入點全面開展產業化工作。在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目標是建設面向工業物聯網應用的信息與控制集成系統研發中心和面向精密檢測與先進制造的高端自動化裝備研發中心,成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高科技人才培養基地。
二、聯系我們
電子簡歷投遞須知
1、郵件要求:應聘人員將帶有照片的簡歷投遞到與崗位相對應的郵箱中;一人可以投多個崗位。郵件主題:姓名+崗位名稱(或崗位名稱)+專業名稱+高校人才網,如:張三+圖像算法工程師(或C++/C#軟件工程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高校人才網。
2、簡歷要求:基本信息中必須明確寫明“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民族、婚姻狀況、學歷、生源、英語等級、學習經歷(包括本科、碩士、博士所在的學校、學制、時間、專業方向、學習成績、選修專業課程)、項目經歷(包括參與項目的概述、主要工作內容、成果成效等)、工作經歷、學術成果(包括發表的論文、專利等)、聯系方式等。其中,學習、項目、工作經歷及學術成果是我們關注的主要內容,請應聘人員盡可能的詳細描述。
3、以上崗位均為長期招聘崗位,招滿為止。
三、招聘計劃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智能制造研發中心
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蘇有限公司
2020年崗位需求表
用人部門 | 崗位名稱 | 崗位職責 | 崗位要求 | 待遇 | 聯系方式 | 工作單位 |
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 | SOC設計方向研究員/副研究員 | 1.負責SOC架構設計與集成; | 1.SOC設計方向博士學歷; | 按中科院人才政策執行 | 聯系人: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智能制造電子研發中心 |
圖像處理、人工智能、機器人方向研究員/副研究員 | 1.負責圖像、信息處理方向基礎理論研究; | 1.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人方向博士學歷; | 按中科院人才政策執行 | |||
倉儲物流系統、機器人方向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 | 1.負責倉儲機器人路徑規劃、任務調度相關算法研究及優化; | 1.倉儲物流、機器人方向博士學歷; | 按中科院人才政策執行 | |||
圖像算法工程師 | 1.負責圖像處理算法的設計(目標檢測/分類/識別方向); | 1.數學、計算機、軟件、自動化、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方向碩士學歷; | 20~30萬/年 | |||
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 | 1.負責數字集成電路的設計及其相關算法實現和驗證; | 1.微電子、集成電路、電子工程、通信等電子等相關專業方向碩士學歷; | 20~30萬/年 | |||
中科微至公司 | FPGA工程師 | 1.運用Xilinx、Intel公司的FPGA設計圖像采集系統; | 1.電子工程、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微電子學、通信、數字信號處理或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16~22萬/年 | 聯系人: hr02@wayzim.com | 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 |
嵌入式linux工程師 | 1.嵌入式設備(如工業相機)軟件開發、維護 | 1.計算機、電子信息、自動化、軟件等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16~22萬/年 | |||
slam算法工程師 | 1.負責基于激光掃描測距傳感器的倉儲機器人SLAM方法研發。 | 1.機器人、數學、計算機、自動化專業碩士學歷; | 16~22萬/年 | |||
圖像算法工程師 | 1.負責基礎圖像分割,圖像識別,目標檢測等算法設計。 | 1.數學、計算機、軟件、自動化、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16~22萬/年 | |||
光學工程師 | 1.根據激光工藝需求,運用光學設計軟件開展光路仿真設計,并配合測試和改善; | 1.光學、光學工程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12~20萬/年 | |||
中科微至公司 | 高級機械設計 | 1.負責物流倉儲類產品的結構設計、方案設計; | 1.機械設計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16~25萬/年 | 聯系人: hr03@wayzim.com | 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 |
電機設計工程師 | 1.根據客戶的使用條件進行電機的電磁仿真設計; | 1.機械、電機或機電一體化專業碩士學歷; | 15~20萬/年 | |||
物流系統規劃 | 1.配合銷售進行前期的技術交流與支持; | 1.機械設計、自動化類、物流工程類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18~25萬/年 | |||
材料工程師 | 1.結合公司產品特性,與結構和機械加工工程師確定出最終的材料型號; | 1.材料工程、材料學等相關專業碩士學歷,具備一定的材料開發或應用經驗; | 12~20萬/年 | |||
機械研發 | 1.協助機械部門日常的研發管理、跨部門協調; | 1.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10~12萬/年 | 聯系人: | ||
中科微至公司 | C++/C# | 1.負責上位機系統的開發實現; | 1.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軟件、計算機專業碩士學歷; | 12~20萬/年 | 聯系人: hr01@wayzim.com | |
Java程序 | 1.參與制定設計及實現規范,完成設計.實現及部署工作; | 1.軟件、計算機、物聯網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Webservice.MQ.JMS.JMX.AOP.Junit等框架和技術的設計思想和實現方式; | 15~20萬/年 | |||
中科微至公司 | 資深軟件需求 | 1.負責智能倉儲項目的客戶需求調研、軟件功能規劃; | 1.計算機、自動化類、物流工程類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10~15萬/年 | ||
C#軟件研發 | 1.根據軟件需求說明,負責智能倉儲WCS軟件系統的研發。 | 1.計算機相關專業碩士學歷,有智能倉儲、立體倉庫的WCS系統研發經驗優先; | 16~20萬/年 | |||
Java軟件研發 | 1.根據軟件需求說明,負責智能倉儲WMS軟件系統的研發。 | 1.計算機相關專業碩士學歷,有智能倉儲、立體倉庫的WMS系統研發經驗優先; | 16~20萬/年 | |||
中科微至公司 | 項目助理 | 1.項目實施管理,包括制定項目計劃、管理項目范圍和進度、保證項目質量等; | 1.工業工程、自動化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8~12萬/年 | 聯系人: | |
中科微至公司 | 外貿助理 | 1.執行公司市場營銷任務及方針;包括國內外展會的策劃,宣傳物料的設計跟蹤與制作,網站、公眾號的維護,客戶信息的搜集; | 1.自動化、電氣、機械、國際貿易、俄語、西語、葡語、韓語等相關專業碩士學歷; | 8~10萬/年 | 聯系人: |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