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工業過程模擬與優化研究所因發展需要,誠邀優秀博士后助理研究員加盟。
一、研究所簡介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工業過程模擬與優化研究所是由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以及澳大利亞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教授團隊三方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并于2016年12月成立江蘇集萃工業過程模擬與優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坐落于蘇州工業園區納米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研究所致力于促進江蘇省與蘇州工業園區成為全國過程工程領域高端人才和高技術型企業的重要集聚區,為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研究所目前已匯聚了9名中國、澳大利亞及歐美院士、40多名知名專家以及若干名來自企業的高級技術人員,組建了一支國際頂尖水平的過程工業研發團隊。研發場所面積5000余平米,并從多方資源獲得近億元資金支持用于項目研發和人才引進。
研究所以建設世界一流的工業過程模擬與優化技術研發機構、推進過程工業綠色化、智能化為發展目標,開展過程工程新技術、新方法、新產品的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衍生孵化科技型企業,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重點研發先進計算顆粒技術、高性能計算與控制平臺、工業過程信息智能化、過程強化與創新。服務范圍涉及食品醫藥制備、納米及粉體材料、化工、冶金、礦物加工、能源環保和水泥建材制備等工業過程,結合現代計算機技術提高對各種過程工業系統的認知,為過程工程的設計、控制、優化和進一步技術開發提供依據。
研究團隊及導師介紹
研究所所長余艾冰教授是澳大利亞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副校長兼澳大利亞計算顆粒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和東南大學-蒙納士大學聯合研究院院長等職。他是顆粒科學與技術和過程工程領域杰出的科學家,是顆粒填充、顆粒及多相流、以及計算機模擬與仿真多個研究領域的權威。他至今已發表900余篇學術論文(其中超過600篇發表于SCI國際學術期刊),為不同的國際學術會議作了數十次大會特邀主題報告。其科研成果已被廣泛應用于冶金、材料、化工和礦物加工工業,同中國、澳大利亞和許多國家的研究機構及許多跨國公司建立了高層次的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為新南威爾士及蒙納士大學直接吸引了超過7500萬澳元的科研經費(包括60多項研究基金項目),已經培養超過40多名博士后和90多名博士;目前仍直接領導著一個由十五位研發人員及三十多名研究生組成的世界級的研究團隊。曾成功組織了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并參予組織了數十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他目前是Powder Technology期刊的執行編輯,Handbookof Powder Scienceand Engineering的主編,在其研究領域內曾任超過20個學術期刊任編委,包括Industrial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Powder Technology, Granular Matter, ISIJ International, 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工業過程模擬與優化研究所因發展需要,誠邀優秀博士后助理研究員加盟。
二、招聘崗位與條件
(一)博士后助理研究員(數名)
應聘條件:
1、身心健康,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奉獻精神;科學素養良好,對科研工作有熱情;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
2、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學歷、學位;
3、具有較強英文閱讀與寫作能力;
4、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化學工程、冶金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礦物加工、能源工程、環境工程、食品加工工程、醫藥工程、建材等;
5、熟練掌握至少一種計算模擬技術,例如CFD、DEM、CFD-DEM、FEM、LBM等。有相關工作經驗或特殊技能者,優先考慮。
(二)材料薄膜微尺度精細打印方向
項目簡介:面向材料薄膜微尺度加工技術領域,開發了高精細材料噴涂技術及相關高精細材料打印機產品,具有打印精度調節范圍寬、邊緣可控性好等優點,可在微尺度下對各種材料進行精細組裝及加工,為新材料設計、表界面研究提供一種全新方案。開發產品在光學、電子、能源、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所需博士/碩士:各2名
專業方向要求:材料化學,功能材料,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軟件工程,集成電路工程等。
聯合培養任務安排:負責產品的研發、設計、優化、測試;負責產品的功能性開發和實驗設計;編輯整理相關技術文檔,負責相關專利技術撰寫;實驗室設備的使用及日常管理維護等。
(三)吸入給藥方向
項目簡介:該項目屬于新型給藥系統領域,吸入制劑是一個涵蓋醫學、粉體工程、流體力學等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的新型給藥技術。吸入給藥裝置與藥物的相互作用機理復雜,在流道設計、遞藥機構、粉霧化技術等方面有著重重專利和技術壁壘,市場被外企長期壟斷。我們主要研發高性能的吸入給藥系統,為吸入制劑的仿制藥和創新藥提供國產的配套裝置,助力在吸入制劑上盡快打破進口藥物壟斷。
所需博士/碩士:各3名
專業方向及要求:生物醫學工程,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計算流體力學,粉體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建模仿真,多相流,藥物制劑工程,醫學等。
聯合培養任務安排:負責全新吸入給藥裝置的結構設計,專業測試裝置的開發,計算機建模仿真分析優化,實驗測試及SOP撰寫,專利撰寫。
(四)計算醫學方向
項目簡介:醫療AI熱潮始于醫學影像領域,從技術路線來說,國內外現在批準的產品還是基于2D或3D的影像診斷,未來的基于AI的診斷領域一定是4D(3D+Dynamic)的診斷分析,未來幾年將是國內外發展的一個重點領域。我們聚焦人體的三大循環系統,通過多相流仿真技術可以深入理解藥物在人體內的輸運機理,進行靶向給藥系統的開發。通過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結合可以對鼻腔,呼吸道,心腦血管等與流動相關的疾病進行診斷和預測,并可以結合虛擬手術,對手術后的效果進行評價。
所需博士/碩士:各3名
專業方向及要求:生物醫學工程,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軟件工程,計算流體力學,計算機建模仿真,多相流,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專業,醫學等。
聯合培養任務安排:負責CT數據的3D建模,專業圖像處理軟件的開發,計算機建模仿真分析優化,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人工智能算法開發,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專業,實驗測試及SOP撰寫,專利撰寫。
(五)流程工業過程智能化方向
項目簡介:《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過程智能化實現的主要途徑是過程模擬與優化。過程工程裝備一旦獲得質的智能化飛躍,將為轉型發展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通過建設智能工廠,全面提升生產經營效率,大幅度提升生產品質和安全水平。主要研究方向有:(1)開發和應用先進的計算顆粒科學與技術來模擬和優化流程工業(礦物加工、化工、冶金、能源環保、醫藥制備及材料等)過程中的復雜顆粒系統及多相流過程,(2)開發一系列世界一流的工程應用軟件用于探索流程工業系統的運行機理,從而優化和控制這些系統,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所需博士/碩士:各3名
專業方向及要求:化學工程,材料工程,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自動控制。
聯合培養任務安排:負責工業過程模擬及優化、大數據挖掘與建模、算法開發、智能控制等研究,參加相關試驗設備安裝調試、日常運行管理維護等;負責相關技術專利撰寫。
(六)高爐仿真方向
項目簡介:煉鐵高爐是一個高溫高壓多相流反應器,由于其內部狀態的復雜性,很難通過實驗測量獲得高爐內部狀態信息。本項目旨在利用計算流體力學的方法建立高爐仿真模擬模型,以此解析各種操作條件、原料條件及幾何條件下高爐內部狀態和生產指標變化,量化重要變量的影響,為實際高爐操作提供生產建議和優化服務。
所需博士/碩士:各3名
專業方向及要求: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計算流體力學,計算機建模仿真,多相流,大數據,人工智能等。
聯合培養任務安排:負責爐頂布料結構、回旋區狀態、爐身狀態和爐缸狀態的模擬仿真;負責考察上部布料和下部噴吹制度對高爐操作的影響;負責考察鼓風氧濃度變化引起的爐內狀態變化;負責優化爐身噴吹和爐頂煤氣循環;負責協調上下部操作制度;負責為鋼鐵公司提供生產指導和建議;負責論文撰寫和發表。
三、聘用待遇
1、工資及福利待遇按照研究所相關規定執行,此外項目團隊根據申請背景,再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其他待遇,年收入不少于20萬,具體根據個人能力及業績而定;
2、工作期間,可申請租住園區人才公寓;在外自行租房的可申請園區人才租房補貼,補貼標準根據園區相關政策;
3、各類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由研究所和本人按照園區規定繳納;
4、聘期3年,根據項目情況可能提供赴國外知名高校如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交流1年機會。
四、應聘材料
1、個人簡歷,包括學習與工作經歷、研究背景、發表論文和獲獎情況等詳細材料;
2、個人身份證、學歷和學位證書復印件;
3、2~3位推薦人的聯系方式。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博士后助理研究員+本人姓名+學校。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陳江博士
郵箱:hr@simpas.cn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若水路388號納米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B棟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