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創辦并主管,以出版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著作為主的國家級出版社。1993年首批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建社40余...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創辦并主管,以出版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著作為主的國家級出版社。1993年首批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建社40余年來,出版近2萬種圖書,多部圖書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三個原創一百”圖書獎等。
近年來,我社進一步解放思想,理清發展思路。在專注哲學社會科學專業出版的基礎上,加強精品化、數字化、國際化和大眾化建設,開創了中社智庫等多個出版品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目前,我社已成馬克思主義理論出版的重要窗口、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出版重鎮、中國高端智庫成果發布的重要平臺。
在做好學術出版業務的同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著力建設學術研究型出版機構,2013年8月經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文化與出版產業、文化走出去、圖書出版融合發展、智庫產品出版與傳播等領域與社科院等單位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聯合開展應用性研究。現面向海內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歡迎廣大有志于從事相關領域研究工作的優秀博士申報。具體事項如下。
一、招聘對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應屆統招統分博士畢業生(含符合條件的海外留學回國人員)。
二、研究方向及招收人數
研究方向:
1、推動中國學術“走出去”研究;
2、文化創意和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3、出版業融合發展、跨媒體經營研究;
4、智庫產品出版與傳播研究;
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
招收人數:5人
三、申請條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遵紀守法,無不良經歷;
2、具備較高的科研水平和創新精神,在站期間能夠獨立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3、所學專業、博士期間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長適合我社博士后課題研究需要;
4、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2019年應屆博士須在進站前獲得博士學位);
5、年齡在3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
6、在站期間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
四、申報材料
申請者請于2019年6月30日前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報送如下材料:
1、填寫“博士后進站申請表”(下載地址:中國博士后網http://res.chinapostdoctor.org.cn/BshWeb/index.shtml);
2、博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掃描件,沒有取得證書的提交當年博士畢業的“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電子版(應屆博士可在入站前提交);
3、專家推薦信電子掃描版(兩份專家推薦,其中一位為申請人的博士學位指導教師)(下載地址:中國博士后網http://res.chinapostdoctor.org.cn/BshWeb/index.shtml);
4、本人身份證,軍官證或轉業、復員證,國外居留證等有效證件掃描件;
5、博士學位論文(PDF版本電子版,應屆博士可先提交學位論文初稿,入站前提交學位論文終稿);
6、兩篇學術論文代表作(PDF版本電子版);
7、擬選課題研究計劃書(3000~5000字,每人限報一個課題)。
四、審批程序
1、申請者將上述材料的電子版發送至zhaopin_cssp@163.com,郵件主題為:“應聘博士后+畢業院校+姓名”;
2、出版社根據申請者的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合格者將通知其面試,并對參加面試的申請者的申報材料、科研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等進行學術考核,擇優聘用。
3、報名實行告知承諾制,應聘人員需如實填寫有關信息和材料,凡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即取消考試、考核資格或錄用資格。
注:上述申報材料恕不退回。審核未通過的,申報材料由本站統一銷毀。
五、在站期間待遇
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后的工資待遇、戶口、社會保險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1、應屆博士畢業生和工資關系轉到本站的脫產博士后人員,在站工作期間與本社簽訂聘用合同,工資參照正式員工核定。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等福利待遇水平等同于在崗員工。可脫產在本社進行科研工作,但是工資關系仍在原單位的在職博士后人員,不享受本社提供的工資及相關福利待遇。
2、在站博士后人員可自行申請博士后項目資助。
六、地址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老師
電子郵箱:zhaopin_cssp@163.com
辦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鼓樓西大街甲158號
官方網站:www.csspw.com.cn
官方微信:css-press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