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共授予56位科技工作者,其中1人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3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2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江蘇高校及...
12月3日,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共授予56位科技工作者,其中1人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3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2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江蘇高校及科研院所3人獲獎。
南京工業大學郭凱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青年創新獎”。郭凱從事微化工技術和生物基材料研究,原創性地提出并構建基于流場結構優化的微尺度效應調控新方法,開發了微化工工程化新技術和新裝備,實現了系列高性能生物基材料新產品和精細化學品規模化制造。為省內外60余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推動微化工技術從“芯片實驗室”走向“桌面工廠”,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沈振亞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醫學、藥學獎”。沈振亞教授長期致力于疑難危重心血管病防治,在終末期心衰和主動脈夾層兩大醫學難題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國內首先將干細胞應用于臨床治療心衰患者,獲得顯著療效;在國際上率先創建了心臟移植抗免疫排斥的新方法,得到國際高度評價;在國內首創了主動脈夾層治療新技術,國際上首先揭示了發病新機制,使主動脈夾層的手術死亡率顯著低于國際水平。這些原創性成果極大地提高了危重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效果,取得了巨大社會效益。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趙長印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天文學獎”。趙長印為中國科學院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重點實驗室主任,紫金山天文臺“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負責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中國科學院的多項重要項目,在衛星動力學、空間目標與碎片探測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據了解,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于1994年創立,每年評獎一次,旨在獎勵中國杰出科學家,服務于國家現代化建設。今年是何梁何利基金成立30周年,30年來,共獎勵了1638位科技工作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