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019年南京市“寧教授”工作室心理健康“百校千師”公益服務行在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玄武特殊教育學校、逸仙小學三所學校同時展開,以專家講座、團體輔導、個別咨詢相結合的方式,給廣大中小...
上課教室里鬧哄哄,聲嘶力竭仍然無濟于事,這樣的挫敗感讓老師懷疑自己入錯了行;面對青春期的子女因談戀愛成績下滑,身為老師的媽媽也束手無策;面對日復一日的瑣碎工作,產生了深深的職業倦怠感……老師們的心理問題,你看到了嗎?10月23日,2019年南京市“寧教授”工作室心理健康“百校千師”公益服務行在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玄武特殊教育學校、逸仙小學三所學校同時展開,以專家講座、團體輔導、個別咨詢相結合的方式,給廣大中小學老師們來了一次減壓的心理按摩。
專家把脈:
與“苦”共舞,享受過程本身帶來的生命力的煥發
“職業的幸福感對老師本身的生活品質影響非常大,如果能從職業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老師就會覺得是幸福的。老師的工作中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學生群體,學生正在成長中,本身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容易對老師會造成很大的沖擊和挑戰。自己付出努力,看不到成效,得不到學生的認可,是老師經常遇到的問題。”南京市心理學科帶頭人、南京外國語學校心理老師吳蓉建議,“遇到這樣的問題,首先,老師應該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視角;其次,拓展自己的心理包容度;第三,發展自己的支持網絡。”
講座中,吳蓉建議老師們,先做一個健康的普通人,然后做一個健康的職業人。學會喜歡自己、釋放自己、原諒自己、期待自己、感謝自己。“一顆心在給別人的同時,也要把重要的一部分留給自己,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別人;犯了低級的不可思議的錯誤,也要原諒自己;感謝自己,雖然不完美,但是你的努力付出成就了今天的你。老師們應享受育人過程本身帶來的生命力的煥發,與共工作中的各種‘苦’共舞,確立適合自己的期待值,欣賞自己的工作成果,為自己自豪。”
未來一年
心理健康公益服務行將走進“百校千師”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發現老師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老師的心理健康會影響到更多的學生。目前,老師的職業壓力非常大,卻沒有針對老師心理健康的科普和宣傳。”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研究員、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林靜博士介紹,南京市“寧教授”工作室心理健康“百校千師”公益服務行是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共同打造的一個為教師心理健康服務的項目,也是南京市教師志愿者聯盟的重要項目。目標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走訪南京市所有的區校,服務一百所學校一千名老師,采用1+N的模式,以一所學校為主場,周邊有需求的學校老師也過來聽課或咨詢。
南京市玄武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王天文表示,學校和老師們應“德育、心育兩手抓”,德心牽手,育人發展,德是社會價值,心是個體價值,光有外在的價值,沒有內在的價值也不行,只有德育和心育兩方面平衡,才能產生平衡、持久、長期的幸福感。
“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生命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的心理健康不僅影響到個人、家庭及身邊的朋友,更會影響到他教育的孩子們。因此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主任科員、教育系統德(心)育工作負責人宋振生表示,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定會全方位服務學校,服務老師,服務學生。從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做起,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育人的基礎工作努力做好,鼎力辦好人民滿意的玄武"愛的教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