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省長杯”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男子U19組半決賽,蘇州隊以5:3戰勝南京雨花臺中學,展現青春風采,體教融合助力校園足球發展。
7月12日,2025“省長杯”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男子U19組半決賽(第二回合)開戰,吳縣中學坐鎮主場迎戰南京市雨花臺中學。 (吳縣中學供圖)
熱辣滾燙的“蘇超”即將迎來第八輪賽事。隨著7月20日第七輪蘇州以4∶0大勝鎮江,蘇州隊在小組積分賽的排名升至第五位。有網友不禁調侃:現在只有蘇州才有可能打敗南通,畢竟只有這兩隊至今未嘗敗績。
玩笑、玩梗之余,人們開始把更多的目光放到綠茵場本身,透過“蘇超”思考足球事業的新發展。聚焦蘇州隊,7位教師、6位高中生、5位蘇大學生占據了“絕對主力”,在此前的七輪賽事中也著實在賽場上掀起了青春風暴。同是17歲少年,寇程創造的“蘇超”開賽以來最快進球紀錄記憶猶新,陸子皓的一記“馬賽回旋”又刷屏網絡。
當球迷檢索足球少年們的成長履歷,發現蘇州隊這6位高中生不僅來自同一所高中的同一個校隊,還都來自同一所初中。體教融合新模式下“十年磨一劍”的校園足球,成為“蘇超”蘇州隊的青春密碼。
足球很熱,小將很燃
7月12日下午4點,暑期靜悄悄的蘇州高新區吳縣中學因一場足球賽事沸騰起來。距離2025“省長杯”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男子U19組半決賽(第二回合)還有半小時,雨依然下個不停,在場上活動熱身的足球小將們渾身濕透,但狀態如常,仿佛這雨跟他們沒任何關系。
“下雨才舒服,涼快!”說話的是吳縣中學隊7號球員陸子皓的媽媽。當天吳縣中學的對手是南京雨花臺中學,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包括陸子皓在內的6名“蘇超”蘇州隊球員一起回歸校隊,陸子皓、趙文錦、左駿杰首發上場。經歷1:1戰平、點球大戰4:2領先,最終吳縣中學以總比分5:3獲勝,挺進決賽。
近段時間,吳縣中學因是為“蘇超”蘇州隊輸送最多球員的單位而被大眾熟知。事實上,在全國各類校園足球賽事中,吳縣中學早已名聲在外——在去年的“省長杯”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中贏得高中男子組總冠軍;包攬江蘇省錦標賽、精英聯賽等多項賽事冠軍,拿下省內高中足球賽事“全滿貫”。再看足球小將,該校足球校隊的34名隊員有33人獲評國家一級運動員,其中周玉銘、陳子凡入選中國足協U16國家隊集訓隊,陳子凡還作為主力隊員征戰2025年亞足聯U17亞洲杯預選賽。
踢“蘇超”,吳縣中學的小將們同樣表現搶眼。6月29日第五輪蘇州對陣揚州,24號寇程創造了1分17秒的“蘇超”最快進球紀錄,到77分鐘又在弧頂一腳打門,實現“梅開二度”。如把這兩次進球時間線拉長,還能發現給寇程傳球的都是25號陸子皓,加上校隊隊長陳開忠、門將郭昊等,日復一日在一起訓練的他們默契度可見一斑。7月20日對陣鎮江,王飛、邊禹豪接連進球后,寇程抓住單刀機會精準將球打進,隨后陳開忠禁區內造點并由自己主罰命中,將比分定格。
“從滸墅關中心小學一年級踢到現在,相比同齡孩子確實辛苦一些。記得有一次集訓時摔斷了鎖骨,養了幾個月,當時心疼壞了。但他對足球是刻到骨子里的喜歡,我們家長更多的是支持。”寇程爸爸笑說,這段時間他們“家屬后援團”都感到激動和興奮,“蘇超”給孩子們創造了這么好的一個展示平臺,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了足球。
正如寇爸爸所言,足球的旋風已從“蘇超”賽場吹到場外。校園聯賽期間,吳縣中學操場兩側看臺坐得滿滿當當,有帶著各式加油工具的球員親友團,有一邊討論暑假作業完成進度一邊吶喊助威的同學,更多的是專程從各地趕來看球的社會大眾。賽事結束后,他們圍著小將們,要簽名、拍合照、加油鼓勁,久久不愿散去。正應了網友那句話——不論哪個城市贏了“蘇超”,最終都是足球贏了。
“你們一定要采訪他們”
“12歲退役”即青少年球員在12歲左右小升初階段退出系統化訓練,是當前足球青訓的一個普遍痛點。吳縣中學的小將們是如何邁過這道坎的?
“這個問題你們一定要采訪他們!”順著“家屬后援團”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了主席臺上邊觀賽邊交談的兩人,“左邊是嚴校長,右邊是王校長,孩子們能走到今天多虧了他倆!”家長們你一言我一語補充信息,一個有關校園足球的故事漸漸被拼湊還原。
“嚴校長”是蘇州高新區實驗初中集團原黨委書記、總校長嚴建春,“王校長”是蘇州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建軍,曾任蘇州市體校副校長。時間指針撥轉回2019年,“嚴校長”與“王校長”一拍即合,推動兩校創立“體教融合,市隊校辦”項目,面向蘇州大市招收具有一定足球專業能力的小學畢業生。此后,又在蘇州市、蘇州高新區兩級教育、體育部門支持下,成功打通“體教融合”初中升高中升學通道。2022年,兩校“體教融合”培養的首批初三足球隊,整體升入四星級高中吳縣中學,成為蘇州校園足球的一個里程碑時刻。
陸子皓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小將。因為從小熱愛,陸子皓小學二年級開始在各類足球俱樂部訓練,中途還轉學到了盤溪中心小學。“轉校時,家里就有反對意見,到小升初矛盾爆發,進不進俱樂部十分糾結,剛巧遇到新區實驗和市體校合作辦學,考上了!”陸媽媽回想起當時的決定依然覺得慶幸。在之后的六年里,陸子皓課上學習、課后訓練比賽,學業沒有丟下,熱愛的足球還一直在腳下。
“教育和足球之間,首先是教育,然后是足球。”嚴建春告訴記者,他和“王校長”一開始就達成共識:“體教融合”模式和體校模式有區別,和俱樂部梯隊有區別,更和之前的校園足球有區別,要走出第四條路——體校和普通初高中相結合,各司其職、各展所長,找到對球員發展最有利的培養方式。雙方共同組建了招生團隊,一方負責體育專業考核,一方負責學業成績和綜合素養考核。隊伍進校后,體校教練一起駐校,但學生不集中在一個班級,而是分散到各個平行班。
在嚴建春看來,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一支球隊的球員,放在一個班集中訓練優勢很明顯,但就成了體校模式的翻版。分散到各班級,和同學一起學習生活,面臨訓練的挑戰、學習的挑戰、和同學相處的挑戰等,可以確保足球運動員的思維不是單一的,這樣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綠茵場上快速準確決策。”
如今回過頭來看,兩位“校長”都覺得:這條路走對了!尤其推動了整建制升學的“通道工程”,化解了升學造成的球員流失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練也會一起“升”到高中。也保證了青訓體系的延續性、穩定性。于足球特長生而言,未來也有了多種選擇,可以進入職業足球俱樂部,亦可報考高水平運動隊和足球單招考試,甚至進入國內頂級體育學府。
校園足球,還有不少路要走
高校招錄正當時,緊張備戰新一輪賽事的“蘇超”蘇州隊傳出好消息,吳縣中學的陳開忠、陸子皓、趙文錦3名小將正式被蘇州大學錄取了。
“訓練落下的課程,訓練結束后我會快速吃飯、洗澡,晚自習再找老師補課,有崩潰過但從沒有想過放棄。”剛過17歲生日的陸子皓說,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他要帶著教練、老師們的鼓勵和期待,在更高平臺上揮灑對足球的熱愛。“如果可以,我還想當足球特長生的班主任!”陳開忠、陸子皓、趙文錦的高中班主任陸陳晨用“省心”來形容足球特長生們。
作為“體教融合”蘇州模式培養的首批球員,透過小將們的經歷,亦可以管窺蘇州校園足球的當下與未來。眼下,“嚴校長”已退休,“王校長”也到了其他崗位,但兩校“體教融合”的制度得以延續發揚。蘇州高新區實驗初中、吳縣中學今年將分別迎來第7批、第4批足球特長生;蘇州高新區在33所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5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的基礎上,還大力推進足球“搖籃工程”,即從娃娃抓起,通過鼓勵幼兒園優化戶外足球場地、完善足球管理制度、開展幼兒足球教科研活動等舉措,加快幼兒足球普及。
蘇州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事實上,不僅蘇州高新區,蘇州各個板塊圍繞校園足球發展無不謀深計遠。眼下,蘇州全市已建成364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40所足球特色幼兒園。張家港、常熟、太倉、昆山、吳中、園區、蘇州高新區等已基本完成足球特長生6所小學、3所初中、1所高中的“631”布局。明年,蘇州還將承辦全球最高水平的中學生足球賽事——國際中體聯足球世界杯。
“蘇州校園足球向好向上發展趨勢明顯,但要邁上更高臺階、更高能級,還有不少路要走,這是一個長期工程。”有著10年校園足球帶隊經驗的蘇州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處長姚立介紹,近年來蘇州通過頂層制度創新和體教深度融合,基本構建起了覆蓋全學段、貫通普及與提高的校園足球生態體系。眼下正針對一些難點瓶頸問題尋求突破。比如壯大專業教練隊伍,作為全省首個落地體育教練員崗位的城市,去年蘇州招聘了多名退役運動員擔任學校教練員;比如高中升大學的通道問題,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等高校積極參與全國及省內大學生足球聯賽,為優秀足球特長生提供繼續深造機會,蘇州城市學院正抓緊申辦足球學院。
可喜的是,“蘇超”給校園足球狠狠“添了一把火”。“它真正密切了足球和生活的關聯,這種全民熱度是值得珍惜的。”姚立認為,未來的城市聯賽一定是以城市的精英球員為主的。城市培養孕育了這些“城市英雄”,他們對這座城市有依賴感,也會更愿意留下來反哺它。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王筱
審核:朱茂勇 王素娟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