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南京曉莊學院獲悉,該校商學院“數智筑基強農路,AI擘畫振興圖”——人工智能賦能鄉村新質生產力實踐團走進南京市高淳區椏溪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圍繞“智慧農業、電商助農”開展專題...
近日,記者從南京曉莊學院獲悉,該校商學院“數智筑基強農路,AI擘畫振興圖”——人工智能賦能鄉村新質生產力實踐團走進南京市高淳區椏溪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圍繞“智慧農業、電商助農”開展專題調研。
實踐團在椏溪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合影
調研中,園區負責人趙運超向師生重點介紹了智慧農業建設的階段性成果:環境監測、蟲情測報等數字化管理平臺已實現數據實時采集與分析,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決策支持;無土栽培示范區集成荷蘭桶栽培、潮汐種植等8項國際先進技術,番茄、甜瓜等作物長勢良好。趙運超表示,園區將持續推進智能化升級,通過智能控制設備實現生產數據與作業環節的自動聯動,并計劃結合研學教育,打造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加快先進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
同學們實地參觀無土栽培大棚
實踐團成員還了解到,園區積極探索“農業+文旅+電商”的融合發展模式,整合稻米、水草、青蝦等特色農產品,打造“慢城味道”區域公用品牌,依托抖音、微信商城等平臺拓寬線上銷售渠道;同時與高職院校合作,引入實習生參與直播助農,為農村電商儲備新生力量。
團隊成員采訪示范園區負責人
實踐團成員在調研后表示,數字技術正重塑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下一步,團隊將持續跟蹤智慧農業與農村電商發展動態,發揮專業優勢,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建議,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曹奉節 王詩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