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小學語文‘玩轉漢字’綜合實踐活動區域推廣項目”觀摩研討會在南京市小營小學舉行。本次研討活動由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玄武區教育局、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小營小學承辦。
南京市“小學語文‘玩轉漢字’綜合實踐活動區域推廣項目”觀摩研討會在南京市小營小學舉行。本次研討活動由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玄武區教育局、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小營小學承辦。
小學語文“玩轉漢字”綜合實踐活動是指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自主識漢字、快樂識漢字、親近漢字、熱愛漢字的語文識字教學活動。 2016年,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語委為探索實現語言文字工作和學校教育有機融合的新途徑、新方法,發掘我市在兒童語言文字教學研究、促進兒童漢字漢語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取得的經驗成果,在充分調研、論證玄武區長期以來在小學識字教學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后,加以提煉和豐富,推出了“小學語文‘玩轉漢字’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并于今年6月起在六合區8所小學開展區域推廣試點工作。 觀摩研討會上,小營小學的盧婧老師執教了題為《爸爸去哪兒》的識字活動課。該課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娛樂節目“爸爸去哪兒”帶動家長親子互動,學習兒童生活中的身邊漢字。從課題中的“爸”字到活動過程中“丘”“岳”“門”等字的玩味,格外引人注目。盧老師獨具匠心的設計,讓學生盡享漢字學習的快樂。有趣的漢字游戲、輕松的課堂氣氛,令在場聽課的老師贊不絕口。在這節生動有趣的課堂上,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自主識字帶來的無盡愉悅以及萌發出的對漢字的無限好奇和喜愛! 此次活動,特邀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文化嘉賓、《百家講壇》“解碼漢字”主講嘉賓張一清教授現場指導。張一清教授從《爸爸去哪兒》識字活動課入手,深情講述漢字前世今生,解析漢字內外乾坤,用其多年致力于漢字研究積累下來的生動案例,和在場教師深入淺出地探討了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漢字學習興趣和弘揚傳統文化的話題。全場沉浸在漢字文化浸潤的大家課堂里,盡情感受漢字漢語的魅力。 研討會上,市教育局副巡視員楊林國代表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語委特聘張一清教授為南京市“小學語文‘玩轉漢字’綜合實踐活動區域推廣項目”首席專家,并頒發聘書。 市教育局語工處、教研室、教科所相關負責人;各區教育局分管領導、語委聯絡員;各區教師發展中心分管領導;我市小學市級以上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領導以及玄武、六合二區基地學校、試點學校的領導、教師200余人參加了觀摩活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