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高考志愿填報,提升個性化服務,緩解城鄉差距,助力考生做出明智選擇。
記者 陳靜文
最近幾天,全國各省本科批次錄取結果已經陸續開放查詢。高考志愿填報,一向被視為人生重大決策之一。越來越多人正關注AI在高考志愿填報領域的發展與影響。
AI顧問個性化服務考生
在手機應用平臺搜索“志愿”“高考”等關鍵詞,相關APP多達數十款。繼今年5月QQ瀏覽器推出高考Agent(智能體)“AI高考通”、百度AI志愿助手接入多個大模型后,6月12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夸克推出首個高考志愿大模型和志愿報告Agent。
“高考成績588分,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工作,畢業后想留在一線城市。”天津市歷史組考生趙夢,查詢到成績后,在夸克AI高考通提問框內敲下這樣一行文字。
面對這樣個性化、開放式的復雜提問,AI高考通首先自動識別關鍵信息,精細化拆解用戶需求,隨后經過信息查詢和算法分析,從專業選擇、擇校策略、城市與院校權衡、志愿填報技巧4個維度提供了針對性建議。
趙夢說,AI志愿報告區分出了沖擊類、穩妥類和保底類志愿的梯度,并重點推薦教育類、法學類、管理類等專業,讓她感覺“瞬間在一團亂麻中找到了頭緒”。
在湖南省永順縣第一中學,一名考生家長道出了鄉村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面臨信息獲取不足、缺乏個性化輔導、無力承擔高昂的咨詢費用等困境,顯示出欠發達地區對獲取優質高考服務信息的迫切需求。
為此,今年6月,夸克聯合新華社新媒體中心發起第四季“暖芒計劃”高考公益活動,先后走進湖南、貴州、海南等縣城中學,由資深專業人士為更多偏遠地區考生和家長提供免費的志愿填報指導,以及AI工具教程——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團隊以夸克高考志愿大模型為例編寫的《2025高考志愿填報工具使用指南》。
“考生的每一次搜索都是一次真實的人生抉擇,做好高考志愿大模型的這份責任很重。”夸克高考產品經理郟海峰說,7年前,夸克切入高考志愿填報,目的是降低考生和家長報志愿的門檻,解決真實問題,創造新的體驗。
截至目前,夸克高考產品已累計服務用戶超1.6億人次,其中超過50%的考生和家長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
數據+算力,科技廣普及
要想讓每一次AI志愿推薦更加可靠,讓每一份報告更加準確,必須把模型背后的數據庫和算法技術打磨扎實,同時擴大算力投入。
不同于常見通用大模型大多依賴網絡文章或歷史數據,夸克高考志愿大模型搭載了一套數據龐大、實時更新且結構嚴謹的高考知識庫。該知識庫不僅收錄了全國2900多所高校、近1600個本科專業的分數線和教學信息,還實時更新各省高考政策及權威解讀,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和產業趨勢規劃等內容。通過 OCR(光學字符識別)信息提取、多源數據交叉比對、人工抽檢等多重機制,該知識庫從源頭確保了高考志愿大模型的權威性與可驗證性。
有了扎實的數據支撐,AI志愿填報工具又是如何完成思考與決策的呢?
百度較早涉足高考信息服務,發布了“報考查詢功能”,并每年圍繞高考考生需求進行功能升級。如今,其涵蓋高考熱搜趨勢和榜單數據,支持調用文心一言、通義千問、Deepseek等多個大模型。
夸克高考志愿大模型以通義千問為技術底座,基于上百名高考志愿規劃師提供的數萬條推理數據進行訓練。模型產出的志愿方案再由專家多維評估,逐項打分形成反饋閉環。
夸克算法負責人蔣冠軍說,為確保產品能夠滿足海量用戶的生成需求,夸克今年將算力投入擴大了100倍,并繼續堅持免費提供服務。
“閉眼抄AI答案”可行嗎?
除了企業針對高考志愿填報推出的小程序、軟件或內嵌模塊,市面上現有的AI輔助填報志愿工具還有另外兩類。一類是DeepSeek、豆包等國產人工智能免費開放平臺,另一類則是官方推出的AI輔助系統,如教育部今年推出的“智慧小招”AI助手等。此外,今年全國已有31個省份開通了省級志愿填報參考系統,考生可通過教育部“陽光志愿”主平臺一鍵直達。
豐富多樣的AI志愿填報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差,能夠拓展考生和家長收集院校專業信息等渠道。那么作為用戶,“閉眼抄答案”就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有網友提到:“AI預估的錄取位次不準確”“去年AI給我推薦的保底志愿滑檔了”“我心儀的高校今年縮招,這個信息AI沒有收錄進去,看來還是信息滯后”……
專家表示,AI的可靠性依賴于數據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完整性,在這方面,官方輔助系統更具優勢。同時,應多用幾個平臺提問,相互印證。
更重要的是,AI工具提供的終究是基于數據的參考信息與策略框架,它不一定能接管關乎個體深層需求的價值判斷。正如一位自媒體博主高贊視頻所言:“AI畢竟是機器,它能分析數據,告訴你某個專業好就業、分數性價比高,但很難完全理解你內心深處對某個專業的熱愛,或者你對某個城市莫名的情愫?!?/p>
因此,考生確定院校與專業時,仍需在技術輔助與自主判斷間找到平衡。畢竟,志愿填報既是對未來的規劃,更是個體基于自我認知的主動選擇。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