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排球、羽毛球、武術、游泳……下午三點半,上海市市東實驗學校的校園里熱鬧非凡,操場上、體育館里都是孩子們盡情揮灑的身影。
上海堅持面向人人,持續深化學校體育課改革——
讓更多學生享受運動快樂
籃球、排球、羽毛球、武術、游泳……下午三點半,上海市市東實驗學校的校園里熱鬧非凡,操場上、體育館里都是孩子們盡情揮灑的身影。
“喜歡運動是孩子的天性,對于孩子開展運動的不同興趣、特長和差異,學校要盡可能地提供支持。”市東實驗學校校長沈洪是一名體育學科特級教師,他認為,學校體育工作首先要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運動、養成運動的習慣,掌握能夠陪伴終身的運動技能。
“小學注重身體活動能力的提升,初中在各種運動體驗中培養興趣,高中注重運動技能的養成。”市東實驗學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沈洪帶領團隊開展武術、籃球、游泳等項目的一體化探索,建立了項目布局合理、銜接有序的“一條龍”體育育人體系。作為第六期上海市體育學科德育實訓基地的主持人,他正在帶領基地成員探索“雙新”視域下體育課教學方式的改革。
早在兩年多前,上海就對中小學體育課時進行升級,“每天一節體育課”已經成為常態。然而,如何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作用,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運動,進一步提升育人效果?近年來,上海堅持面向人人,持續深化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不斷提升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水平。
3月10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中小學體育工作管理辦法》正式施行,進一步明確“每所小學和初中均應開設7種以上、高中開展8種以上的體育運動項目”,引導學生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逐步提升運動技能并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一年級打籃球,二年級玩棒球,三年級開展旱地冰球,四年級和五年級跳啦啦操、打籃球、開展旱地冰壺和腰旗橄欖球……在洵陽路小學,體育教研組精心謀劃,將并不大的操場分為5個不同的區域,基本確保每個班級每天輪換活動區域,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選課走班學習。
針對一年級新生,該校連續多年開展兒童發展評估,從力量、速度與敏捷、平衡與協調、精細動作等多個方面了解并掌握學生發展的“真實起點”,開設跳繩、拍球、投擲、攀巖等體育運動矯正課程,再配合手工類精細動作微課程,幫助孩子補好“短板”,打好全面健康成長的基礎。
除了日常的體育課,滬上各學校還結合各自辦學特色創新形式、提升內涵,讓體育活動變得更好玩,吸引更多學生真正動起來。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閔行晶城中學傳承普及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將“五禽戲”引入課間操,開展射箭、學校自行車駕照等特色體育活動。延安初級中學在校園里布設智慧體育設施,學生對著電子屏一邊運動一邊做游戲,運動數據和建議實時呈現。在園南小學,籃球賽是大課間活動的主要形式,比賽由孩子們自主組織設計,球員、裁判、計分員等全部由孩子擔任……
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愛好,上海還積極構建“市—區—校”三級賽事體系,打造學生運動會、系列錦標賽、陽光大聯賽等多項賽事活動平臺,普及和提高相結合,動員學生廣泛參加。2024上海市學生運動會特別舉辦體質健康專項賽,還對學生參賽資格進行了改革,只要在籍在讀學生均可按要求參賽。歷時3個多月的賽事吸引了近20萬人次參與其中,參賽人數為歷屆最多。
上海各區也積極培育體育精品賽事,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在閔行區,年均開展40余項區級體育賽事,設有“6+X”必賽項目(廣播體操、踢跳、啦啦操、武術、田徑、羽乒網三選一),每月發布全區中小學生體育賽事歷,促使青少年學生形成日常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聚焦學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問題,上海專門出臺行動方案,通過6個方面20條切實管用的措施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上海市教委體衛藝科處處長陳華介紹,聚焦全面推進“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上海市教委正在會同體育部門研制具體的措施和細則,夯實校內運動時間保障,科學提升運動負荷,進一步提升學校體育工作水平,讓學生在充分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擁有健康體魄、健全人格,實現全面健康發展。(本報記者 任朝霞)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