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田野間彌漫著泥土芬芳與果實甜香。濟南高新區豐奧嘉園小學三(5)班陽光彩虹成長共同體小組的孩子們,走進充滿生機的生態田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采摘實踐活動。
盛夏七月,田野間彌漫著泥土芬芳與果實甜香。濟南高新區豐奧嘉園小學三(5)班陽光彩虹成長共同體小組的孩子們,走進充滿生機的生態田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采摘實踐活動。
活動伊始,孩子們在班主任老師李杰的帶領下,來到田壟間,一場別有趣味的“拔草大作戰”拉開帷幕。在此之前,老師先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田間科普課。李杰指著田里的雜草,詳細地向孩子們介紹:“瞧,這種葉子細細長長、根系發達的是稗草,它會搶走莊稼的營養!”“還有這種開著小花的,雖然模樣好看,但卻是作物生長的‘搗蛋鬼’!”孩子們個個瞪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聽著,仔細辨認著雜草與蔬菜幼苗的區別。
接著,李杰又傳授起勞動技巧:“拔草要連根拔起,不然它還會長出來!”“大家小心別踩到旁邊的小苗哦!”孩子們聽后,紛紛彎下腰,伸出小手認真地在田間“搜尋”目標。不一會兒,汗水就悄悄爬上了他們的額頭,但專注和成就感卻清晰地寫在每個孩子紅撲撲的小臉上。看似簡單的拔草活動,實則蘊含著對孩子們觀察力、耐心和責任感的考驗。
告別雜草之后,孩子們迎來了最期待的采摘環節。田園里,一串串紅寶石般的番茄掛滿枝頭,還有藏在地里的大黃瓜若隱若現。孩子們興奮地在田間穿梭,運用剛剛學到的知識,仔細辨別著果實的成熟度。他們小心翼翼地摘下果實,輕輕地捧在手心,那份沉甸甸的喜悅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中溢于言表。隨著籃子里漸漸裝滿各種果實,歡聲笑語也灑滿了整個田園。“自己親手摘的,肯定特別甜!”孩子們興奮地交流著,這份通過勞動獲得的甜蜜,是書本知識無法給予的真實體驗。
在采摘勞作之余,活動精心安排的深度自然科普環節更是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助教老師就地取材,拿起剛拔的雜草、采摘的果實,甚至田間的昆蟲,如瓢蟲、蚯蚓等,為孩子們講解植物的生長周期、根莖葉的作用、昆蟲與植物的關系以及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等知識。孩子們仿佛置身于一個真實的生命課堂,對大自然的奧秘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面對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徹底點燃。“為什么紅薯長在地下?”“番茄為什么是紅色的?”“小蚯蚓是益蟲嗎?”他們紛紛提出心中的疑問。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孩子們積極思考,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了答案。這種在實踐中探索知識的方式,讓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愈發濃厚。
此外,此次活動還注重引導孩子們學會珍惜與感恩。老師向孩子們提問:從一粒種子到餐桌上的食物,需要多少陽光雨露和農人的辛勤汗水?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道理,從而學會珍惜食物,感恩自然的饋贈與勞動者的付出。
夕陽西下,孩子們帶著沾滿泥土的鞋褲、裝滿果實的籃子,更帶著滿滿的快樂、知識和感悟踏上了歸途。過程中,孩子們體驗了勞動的艱辛與光榮,深刻懂得了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他們親近了自然,在真實的場景中增長了農業和生態知識;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相互協作,培養了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他們學會了珍惜與感恩,對食物、對自然、對勞動者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