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高新區豐奧嘉園小學一門獨具特色的“金燦燦的糖畫”課程開課,為校園文化增添濃郁傳統文化氣息。非遺糖畫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以獨特藝術形式與精湛技藝深受大眾喜愛。此次課程讓孩子們...
近日,濟南高新區豐奧嘉園小學一門獨具特色的“金燦燦的糖畫”課程開課,為校園文化增添濃郁傳統文化氣息。非遺糖畫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以獨特藝術形式與精湛技藝深受大眾喜愛。此次課程讓孩子們得以近距離接觸這一傳統藝術,開啟甜蜜文化之旅。
據了解,該課程由學校美術教師劉晉主講。劉晉在糖畫領域造詣深厚、教學經驗豐富。課堂初始,她借助生動的圖片、視頻資料,向孩子們詳細介紹糖畫歷史淵源。從古代祭祀供品到民間傳統小吃,直至如今成為藝術瑰寶,糖畫的發展歷程緊緊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隨后,劉晉親自示范糖畫制作工藝,以糖為墨、以勺為筆,勺子在石板上快速移動,不久,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呈現在眾人眼前,引發孩子們陣陣驚嘆。
課堂上,孩子們熱情高漲且專注度極高。他們全神貫注聆聽講解,目不轉睛觀察老師的每個示范動作,眼神滿是好奇與期待。實踐環節,孩子們急切拿起勺子,嘗試創作個人糖畫作品。盡管手法稚嫩,但認真程度絲毫不亞于專業藝人。
創作中,有的孩子繪制了耳朵上揚的可愛小兔子,有的創作了展翅高飛、翅膀線條流暢的小鳥。孩子們努力掌握糖畫基本技法,如控制糖液流速、把握線條粗細等,還將自身想象與創意融入作品,使每幅作品都別具特色。
下課后,三年級三班學生王靖媛興奮地分享:“以前只在街邊見過糖畫,覺得神奇。今天親自動手,才發現其中學問很多。我很喜歡這種邊玩邊學傳統文化的方式,以后還想嘗試更多非遺項目。”
談及此次課程意義,劉晉告訴記者:“糖畫作為非遺文化典型代表,承載大量歷史與文化內涵。讓孩子們學習糖畫,不僅是傳授技藝,更關鍵的是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激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希望通過此類課程,在孩子們心中播下傳承傳統文化的種子。”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