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占地102.5畝,教學樓建筑是“南師附中綠”和“黃土高原黃”兩種色系;辦學規模16軌制,48個班;新初一16個班800名新生,接受新初二分流5個班共200人,秋季新學期,延安新區江蘇中學正式開辦,今天(1...
學校占地102.5畝,教學樓建筑是“南師附中綠”和“黃土高原黃”兩種色系;辦學規模16軌制,48個班;新初一16個班800名新生,接受新初二分流5個班共200人,秋季新學期,延安新區江蘇中學正式開辦,今天(10月18)上午,延安市新區江蘇中學舉辦首屆開學典禮。
延安市新區江蘇中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延安學校)是蘇陜兩省教育合作項目,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與延安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于2018年3月開工建設,由延安新區管委會投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領辦的公辦初級中學。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曉軍,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周鵬,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葛軍一行及延安市直單位相關領導參加開學典禮。南師附中在學校現場連線直播當地開學典禮。
【開學典禮現場】
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曉軍寄語延安市新區江蘇中學,希望延安新區江蘇中學傳承良好校訓、校風、校規,以更加堅定的政治站位、極端負責的態度、精益求精的作風做好學校辦學、隊伍建設、教育教學各項工作,為全市中小學基礎教育提供樣板示范,打造全市教育新標桿,力爭成為全市乃至區域教育的引領者,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江蘇人民的期望、回應全市人民重托。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周鵬表示,希望南師附中帶著江蘇教育人的囑托,繼續做好合作共建工作,在品牌輸出、學校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等方面加大共建力度,擴大深度合作。希望江蘇中學的廣大教職工和領導集體站在教育現代化藍圖的高起點,進一步根植延安紅色基因,發揚革命優良傳統,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實現學校發展的新跨越!
5月8日,南師附中樹人學校副校長黃文武正式就任延安新區江蘇中學校長。黃文武在開學典禮上表態,新區江蘇中學作為蘇陜兩省共建的公辦初級中學,承擔著兩地政府托付的共同使命;作為南師附中領辦下的第一所省外分校,承載著南師附中領導的殷切期望;作為延安新區學校中的一個新成員,寄托著圣地人民的新期待。在全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關鍵階段,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立足本職工作,不忘初心,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用教育行為傳遞正能量,不斷升華“初心”意義,不斷探索“使命”擔當。
優秀教師代表、新生代表分別作了發言。
↑南京直播現場
【南京現場連線】
記者在南師附中收看了江蘇中學開學典禮直播,采訪了參與該校籌辦的南師附中樹人學校校長孫小紅和副校長鄒小飛。
2018年4月18-20日,南師附中校長葛軍帶隊赴延安實地建設項目,并就辦學模式、整體設計、環境文化、培養目標、課程方案等進行了充分的溝通,達成共識。
校訓石
校徽
校園環境
2018年11月18日,延安市新區管理委員會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在南京簽訂《新區江蘇中學合作辦學協議書》。雙方約定,簽署協議后,即行委派工作人員共同組成“延安市新區江蘇中學籌辦領導小組”,開始辦校的各項籌備工作。雙方建立了項目月報制度,在校園建設、內外裝修、文化布置等方面每月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在誠信合作基礎上,尊重雙方的意愿、秉承南師附中的百年經典文脈和先進辦學理念,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建成一所延安地區優質學校,惠及紅色革命圣地的老百姓。
軍訓
2019年3月2日至4月20日,由新區管委會組織招聘的學校第一批應屆畢業教師赴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進行了為期50天的跟崗學習培訓,最終全數通過七項考核,順利回延。
2019年5月8日,南京市教育局規劃處金建新處長、組織處陶潔處長、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葛軍校長及黃文武校長(南師附中樹人學校副校長正校職)一行四人到達延安新區,黃文武同志正式就任。黃文武同志于5月10日正式開始工作。
2019年8月6日,根據延安市新區江蘇中學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合作協議的相關要求,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的18位名師來校開展為期3天的備課教硏指導活動,學校舉行了“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指導延安市新區江蘇中學備課教研項目啟動儀式",并對活動做出系統科學的日程安排。
2019年9月17日,南師附中辦學聯合體選派指導教師團隊(包括2位江蘇省特級教師,及附中歷屆教研組長、學科專家在內共7人)來校開展近一個月的教學教研指導工作。目前,專家團隊已深入學校備課、教學、教研、評課等常規教育教學工作,將畢生教育教學經驗與學校教師交流分享。在專家團隊的專業指導下,學校教師成長倍增,收獲頗豐。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