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暑氣逐漸止,秋雨涼風至,卻擋不住通州區石港小學教育集團的教師們高漲的研修熱情,上午9:00,近200名教師相約石小報告廳。南通市教師發展中心院長鞠九兵為大會做講座。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許你一個教育約定,“荷”你相遇在石港小學共研發展。
8月28日,暑氣逐漸止,秋雨涼風至,卻擋不住通州區石港小學教育集團的教師們高漲的研修熱情,上午9:00,近200名教師相約石小報告廳。南通市教師發展中心院長鞠九兵為大會做講座。
鞠院長帶來了題為《新時代名師發展的攻略和路徑》的講座。他提出做一個名師,首先必須具有家國情懷和社會擔當,同時關注學生的素質發展,更得重視美育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鞠院長給大家分析甲骨文的“教、學、習、師、德”字,讓每位學員都明白了“四有”教師的內涵,爭做“道德優美、學術純粹、名望遐邇”的老師,給每位學員的成長指明了方向。并分享了古代對老師的期待:教學強,研究精準,影響廣,威信高。最后鞠院長還就當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了深刻的剖析,并用生動的語言、結合實例進行了具體的指導,讓學員真正認識到新時代教師課堂教學的三重境界:技術性、藝術性、學術性。
名教師是所有教師的楷模,只有堅守教育情懷,才能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激勵全體教師用實際行動逐夢前行。下午,來自教育集團的13名名優教師分別分享了各自的教育故事:
1、石港小學 徐建玨
徐建玨老師首先分享了《用七彩活動澆灌七竅玲瓏心》教育故事。澆灌七竅玲瓏心是她在平時七彩語文教學中實施的系列活動:如蒸饅頭、做湯圓、三八節給爸媽寫一份信……,重在讓孩子們體驗愛國心,感恩心,堅強心,團結心,體諒心,理財心,自主心,好奇心,防護心,童真心,共同心。
2、韜奮小學 蔣志杰
蔣志杰老師先分享了暑期學生讀書心得,他的《牽手成長》是他和孩子共讀經典。他強調讀書沒捷徑,只有反復閱讀的觀點。并從六個方面分享了與孩子們一年同讀閱讀的收獲與魅力。
3、興仁小學 陳志藝
陳老師的《我和孩子們的秘密花園》創造了屬于他們的秘密花園.收獲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成果:這里是孩子們的學習的樂園,如班級文化報,文化墻等;這里是孩子們的精神花園,如書香小屋等;這里是孩子們勞作的伊甸園,如班級種樂園。
4、興東小學 張燕
張燕老師《我的教室里的繁星滿天》無數的小星星成就了璀璨的星空。同樣班級的閱讀之星也并非一顆獨閃。從大作小作到循環日記的碎片記錄,是提高寫作水平,成就了班級寫作小報的基礎,許多作品的發表成就了繁星滿天;和家長編織著七彩童年,借助家長學校為孩子們再打開了另一扇窗戶。
5、橫港小學 陳佳玲
《走在成長的路上》是努力成長型青年教師陳佳玲老師與大家的教育故事,講述了她不一樣的成長經歷:從孤軍奮戰考研談起;分享走入澳大利亞的學習;接手學校的班主任工作育人方法;以及表明近期的人生規劃:閱讀,學習,實踐。
6、十總小學 邱蓓蓓
與學生同行,給貧困生一泓清泉;與學生同行,送心困生一縷陽光;與學生同行,賦孩子們滿腔熱情。她不愿辜負生命,只愿我與孩子的同行,繼續譜寫幸福之歌,讓孩子們的生活與歌相伴,每天“起舞”!這是來自十總小學邱蓓蓓老師的教育故事:《和學生同行譜幸福之歌》。
7、石港小學 吳光明
石港小學吳老師的教育故事《以寬容之心靜待花開》,是從班級的后進生如何轉化入手,從三個方面談及對后進生的認識:從賞識的眼光和心態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入手;發揮同伴的力量,以人為本,愛心感化,同伴相助,友情感化;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8、騎岸小學 葛建玲
騎岸小學葛建玲老師從三個方面與老師們分享了《因材施教做有溫度的老師》:有一種溫度是“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有一種溫度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一種溫度是“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
9、二窎小學 儲冬梅
二窎小學儲冬梅老師分享的教育故事是《最是那一凝眸的溫柔》,她現場誦讀龍應臺作為母親的作品:《孩子 你慢慢來》,充分體現了儲老師母愛、師愛的偉大;尊重孩子,與孩子共生長;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問題,尋求合適的解決方法,才能成為孩子真正的朋友。
10、五總小學 許海燕
來自五總小學許海燕老師的教育故事《不忘愛之初心譜寫教育之夢》:不忘初衷,幸福;愛生如子,奉獻;苦心鉆研,欣慰。
11、石南小學 周洪波
石南小學周洪波老師分享了他的講座:《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探尋科學教學策略》,首先揭示了生本課程的意義,然后從三個方面對生本教育進行了闡述: 基于“生活”本源,引發探究欲望;基于“合作”方式,引導自主探究;基于“開放”思想,引領拓展延伸。
12、五窯小學 錢銀霞
即將退休的五窯小學錢銀霞老師從兩個方面談及《愛相依心相隨》的教育故事:愛相依,澆灌稚嫩的幼苗;心相隨,開啟智慧的明燈。
13、石港小學 吳衛煒
最后來自石港小學的吳衛煒老師分享了《給孩子一步向上的階梯》的教育故事:與孩子——媛的初識:賞識,幫孩子樹立信心;媛媽媽來信:鼓勵,欣賞喚醒孩子潛能。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