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
“腦控小車”、腦控智能輪椅、腦機交互控制及康復平臺……8月16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在腦機接口50周年技術成果展上,多所高校展示了相關技術研究成果。據悉,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持續至8月22日,包含論壇、博覽會、機器人大賽等活動。
在展覽現場,一個名為“腦控小車”的游戲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前進、轉向、射擊……觀眾不需要手動操作,戴上腦電帽注視對應的命令塊,就可以通過腦電波來控制小車進行一系列動作。
觀眾體驗“腦控小車”游戲。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
“腦控小車設有9個命令,不同的閃爍頻率會在人的大腦里產生不同頻率的腦電響應,腦電帽可以識別到不同頻率的響應。”清華大學科技團隊學生介紹,這項游戲使用的技術是穩態視覺誘發電位,即人們在看到不同頻率的視覺刺激時,大腦的枕葉會產生對應頻率的腦電信號。通過采集、識別、處理這些腦電信號,就可以確定體驗者所看到的命令,最后將對應的命令發送給小車完成指令。
該名學生介紹,這是一款面向兒童的科普游戲,目的是讓大家了解、并對腦電這一領域產生興趣,而更長遠的發展是可以用于殘疾人意念打字,腦控輪椅也是采用了同樣技術。
清華大學團隊展示腦控智能輪椅。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
華東理工大學腦機接口及控制實驗室展示的是人工智能多模態腦機接口平臺,可以輔助腦卒中后有運動障礙的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促進神經重塑,進而實現運動功能康復。“通常是看護幫助病人手動康復。”華東理工大學實驗室學生介紹,通過該平臺則不需要人工協助,戴上腦電帽想象自己用手抓物,機械手臂便能帶動右手進行康復訓練。
華東理工大學展示可以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平臺。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
上海大學則展示了可穿戴式腦機接口疲勞測試系統,通過采集腦電波信號,提取波段特征、分析疲勞水平,發出疲勞預警。
2023世界機器人博覽會展覽總面積4.5萬平方米,14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攜近600件展品亮相展會。與往屆相比,本屆博覽會展覽形式更加豐富,產品類別更加多樣,應用場景更加廣泛,集中展現機器人在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人民福祉方面的積極作用。本屆博覽會8月17日至18日為專業觀眾日,將免費對專業觀眾開放,8月19日至21日為公眾開放日。大會采用線上預約報名,計劃參加大會各板塊活動的觀眾可提前一天通過“世界機器人大會”官方網站參會報名注冊。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