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是教育部與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始建于1958年的寧夏大學,坐落在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塞上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校園占...
寧夏大學是教育部與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始建于1958年的寧夏大學,坐落在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塞上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校園占地面積2938畝,教學實驗農場1890畝。
學?,F有教職工2625人,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7人。
學?,F有78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個“部區合建”學科群,18個自治區重點學科,8個“十三五”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8個“十三五”自治區重點學科,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建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3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2個,自治區級創新團隊11個。民族學、水利工程、草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有能源化工、設施農業、生物技術、生態恢復、土木與水利工程、草畜產業、食品質量與安全等自治區院士工作站12個。
面向未來,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為把寧夏大學建設成為“區域特色鮮明、服務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
期待您的加入,共同見證寧夏大學的發展。
1、人才引進范圍及條件
為了有力支撐學科建設發展需要,學校計劃引進各類高水平人才58人以及一批高素質團隊,基本條件是: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遵紀守法,作風正派;治學嚴謹,在本學科領域內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較寬的學術視野和較深的學術造詣,具備一定創新能力,能夠承擔學校規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具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和溝通協調能力。
1.杰出人才(A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境)外院士;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其他經學校綜合認定達到A類標準的杰出人才。
2.領軍人才(B類)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或講座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國家“萬人計劃”一、二層次人選;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主持人);海外著名大學教授;其他經學校綜合認定達到B類標準的領軍人才。以上人員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
3.拔尖人才(C類)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家“萬人計劃”第三層次人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者(主持人);國家級或國基金重大、重點項目主持人;海外著名大學副教授;其他經學校綜合認定達到C類標準的拔尖人才。以上人員年齡一般不超過50周歲。
4.青年優秀人才(D類)
博士學位獲得者,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近五年業績成果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①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或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被SCI、EI期刊檢索論文4篇;或被SSCI、A&HCI全文收錄2篇;或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4篇。
②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被SCI、EI期刊檢索論文3篇;或被SSCI、A&HCI全文收錄1篇;或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3篇。
③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被SCI、EI期刊檢索論文2篇;或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2篇。
④學校緊缺專業、特殊學科急需的博士;國(境)外畢業博士;或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被SCI、EI期刊檢索論文1篇;或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1篇。
2、引進人才待遇
1. A類:
一次性發放安家費200萬元,提供20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年薪不低于100萬元(含工資、崗位津貼等)。根據學科建設需要配備學術助手、組建團隊。
2. B類:
一次性發放安家費150萬元;理科(含農科)提供5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工科提供8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人文社會科學類提供1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年薪不低于50萬元(含工資、崗位津貼等);根據學科建設需要配備學術助手、組建團隊。
3. C類:
一次性發放安家費100萬元;理科(含農科)提供3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工科提供5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人文社會科學類提供5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年薪不低于30萬元(含工資、崗位津貼等)。
4. D類:
一次性發放安家費20—50萬元。其中①按50萬元執行,②按40萬元執行,③按30萬元執行,④按20萬元執行;理科(含農科)提供2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工科提供3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人文社會科學類提供1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醫療、社保及學校崗位津貼等待遇。
對于符合《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進海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暫行辦法》《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人才強區工程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中規定的引進對象,除享受學校提供的相應待遇外,還可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高層次人才優厚待遇實施辦法》申請自治區提供的工作和生活待遇。
對柔性引進、合同引進的人才或者人才團隊,學校可實行崗位年薪制、項目工資制等多種薪酬分配方式,具體由用人單位、學校與本人協商。
3、報名方式
1.報名方式。采取網上報名方式,請應聘者登錄寧夏大學網上招聘系統(http://rczp.nxu.edu.cn/zpsys),注冊成功后按要求填寫信息并上傳相關證明材料,每位應聘者只能報考一個崗位。
2.報名時間:2019年11月8日至12月20日。
4、聯系方式
聯系人:何老師
聯系電話:0951-2061065
舉報電話:0951-2061977
辦公地點: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賀蘭山西路489號寧夏大學賀蘭山校區德勤樓913室。
寧夏大學2019年
公開招聘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崗位計劃一覽表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