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校技術轉移轉化大會召開,江蘇蘇州舉辦第十七屆國際精英創業周,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打造開放協同創新生態,打造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培育未來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7月10日,2025高校技術轉移轉化大會暨第二屆蘇州國際科創大會、第十七屆國際精英創業周在江蘇蘇州開幕。江蘇省人民政府省長許昆林視頻致辭,教育部副部長吳巖,省委副書記、蘇州市委書記劉小濤出席并致辭。副省長李忠軍主持開幕式。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陳杰、天津大學校長柴立元、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南京大學校長談哲敏、東南大學校長孫友宏等70余位高校負責人;省教育廳廳長江涌、副廳長楊樹兵出席會議。
許昆林在致辭中說,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技術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聚力打造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持續深化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部省共建機制,完善全鏈條平臺服務體系,真正讓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等各主體各展所長、各得其所、共如所愿;聚力構建全球視野的合作格局,更加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繼續擴大與國內外高水平院校、科研機構合作,推動人才、技術、資本跨境流動,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聚力培育面向未來的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校與企業精準對接,推動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期待更多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選擇江蘇,共同書寫“從0到1”的原創突破和“從1到100”的產業飛躍,催化出更加強勁的創新動能。
吳巖表示,布局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任務。去年9月,全國首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落地江蘇,不到一年的時間,江蘇先行先試,出臺20項增量政策,建成28個公共轉化平臺,培養了一批技術經理人服務團隊,匯聚了參建高校4500項科技成果,已經推動了140項落地轉化。江蘇區域中心不斷創新組織機制、搭建新質要素、強化政策供給、推動師生共創,有效解決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兩個關鍵問題,形成推動高校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江蘇樣板”,充分體現了江蘇速度、江蘇力度、江蘇效度,貢獻了江蘇模式、江蘇經驗。面向未來,希望江蘇積極推動物理空間、建設資金、政策支持“三個到位”,落實好評價機制保障,充分激發政產學研金五路大軍創新活力和協同合力,提速公共轉化平臺建設,培養一批高水平技術經理人,加快推動科技金融賦能,努力提高成果轉移轉化效率,讓高校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劉小濤代表蘇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江蘇“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蘇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進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蘇州分中心建設,以最優質的土壤、養分、陽光,為科技種子的成長提供得天獨厚的環境。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翰?邁克爾?科斯特利茨作主題演講。
會上,發布了江蘇省教育廳支持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專項政策。舉行了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首批技術經理人聘任儀式,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羅方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王大泉、省教育廳廳長江涌共同頒發聘書。發布了10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成果轉化重大案例。發布區域中心與香港理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等合作項目15個。舉行了創新創業大賽頒獎。組織高校技術轉移轉化成果對接展,展示科技成果超1300項。大會面向全球發布“揭榜掛帥”關鍵技術需求榜單,共涉45項需求,并給予54.12億元的投入總額和最高1000萬元的項目資助。
國家有關部委、省有關部門負責人,相關市領導,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知名企業代表等,超百位國內外院士,163所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共計1000余名海內外嘉賓出席活動。
來源:省高校科技發展中心
編輯:王筱
審核:崔婕 王素娟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