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夜,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的45名合唱團成員及2名小提琴手參與“12·12 和平之夜”接力誦讀活動,他們在和平門、太平門等地肅然而立,用聲音接力,為和平發聲。...
12月12日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夜,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的45名合唱團成員及2名小提琴手參與“12·12 和平之夜”接力誦讀活動,他們在和平門、太平門等地肅然而立,用聲音接力,為和平發聲。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音樂組組長韓萍向記者介紹,合唱團成員從晚上7點至10點,依次在中山門、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合唱《雪花》;小提琴組成員從12日晚上11點至13日零點,依次在和平門和太平門演奏《辛德勒的名單》。“同學和家長都非常積極參與本次活動,這對于他們了解歷史、感悟歷史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六(5)班小提琴手章云倬告訴記者,當他手中緊握小提琴,站在和平門和太平門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激動與敬畏。“我知道,我即將演奏的是一首保衛和平的歌曲,這是一次與歷史對話、與未來相連的珍貴機會。隨著音樂緩緩響起,我沉浸在悠揚的小提琴旋律中,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感受到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與追求。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和平的珍貴與來之不易。”
五(8)班合唱團成員王浡雅表示,自己非常榮幸能夠參與本次活動,“在戰爭中遇難的同胞就像是歷史長河中飄零的雪花,在演唱時,我盡力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聲中,希望通過我們的聲音,能夠傳達出對和平的渴望與追求。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的永久傷痛,也是全人類共同的創傷記憶。通過參與這次合唱,我更加明白了銘記歷史的重要性。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應該以史為鑒,珍惜和平,努力學習,為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德育副校長耿志燕表示,這次活動富有歷史教育意義、愛國主義教育意義、和平教育意義,“讓他們能夠通過活動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展現出的不屈不撓、英勇抗爭的精神。今后我們在校園中也利用晨會時間,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開展相關宣講,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使他們成為更加優秀的新時代青少年。”
見習記者 徐彬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雪瑞
學校供圖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