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大會為江蘇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描繪路徑,全省高校肩負重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創新開設思政公開課,用奮斗故事激勵學生放飛科研報國夢想。各高校堅決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推進思政課教...
為教育強省建設貢獻高校力量
建設“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創新牽引的科技支撐體系”,“更好發揮教育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重要功能”……全省教育大會為江蘇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描繪路徑,讓全省高校廣大干部職工倍感振奮。
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對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高校重任在肩。全省各高校正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將高質量發展作為辦學治校的生命線,為教育強省建設貢獻高校力量。
01
凝心鑄魂,
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不僅有‘紅色基因’,還有‘藍色夢想’?!?strong>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姜斌說。該校創新開設“愛國奮斗·南航擔當”校友總師思政公開課,邀請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天問一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等講授思政課,用他們的奮斗故事激勵學生放飛科研報國夢想。
鑄魂育人,思政先行。全省教育大會強調,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不斷完善“大思政課”格局,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各高校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積極推進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陳云松表示,南大歷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持續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并主動服務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機制如何行之有效?我認為,應在思政課內容統一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深度上的遞進。”
“我們堅持以新四軍精神鑄魂育人?!?strong>鹽城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宏如說。學校將深入貫徹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探索建設紅色文化大思政育人體系。
以思政教育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的同時,各高校結合自身優勢特色,鼓勵學生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
作為特色鮮明的國防工業院校,南京理工大學始終堅持“為黨育英才、為國鑄利器”,引導學生“選己所愛,擇國所需”,70%以上畢業生服務于國防和工信領域?!拔倚R苑諊覒鹇孕枨?、推動社會進步為使命,緊密結合國家、區域和行業的發展大勢布局自身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付夢印表示。
“堅持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緊密對接江蘇海洋強省建設,積極培養海洋類緊缺型高層次創新人才?!?strong>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楊建新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強化“海洋”辦學特色,面向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產業行業發展。
02
支撐有力,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
全省教育大會提出,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將其價值體現在更多的一流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上,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更好發揮教育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重要功能。
“圍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任務,統籌教育資源服務科技、人才、產業和社會事業。”蘇州市市長吳慶文說,當前,40所高校在蘇州設立51家研究院或高等教育研究院,C9高校全部實現在蘇州的重大布局。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落地江蘇后,蘇州建設增量載體、統籌配套政策、對接意向高校,組建概念驗證中心等工作正全面推進。
作為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參建校,東南大學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出臺“科技成果轉化躍升十條”“職務成果賦權辦法”,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表示,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在江蘇落地見效,需要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發展,學校四城七校區緊密對接江蘇“1650”產業體系布局,助推江蘇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
建設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創新牽引的科技支撐體系,我省高校步履堅實,滿懷信心。
“學校將持續強化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使命感,繼續扛起創新責任,促進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堅持高質量內涵發展,在服務地方經濟上作出更大貢獻。”蘇州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顧菊平說?!敖K是產業大省、產業強省,作為行業型高校,我們將積極作為?!?strong>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波表示,學校將更好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奮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教育強省建設貢獻力量。“我校將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圍繞區域經濟優化設置學科專業,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江蘇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戴國洪表示。
03
彰顯特色,
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爭創一流
教育系統科教資源豐富、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全省172所高校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是全省教育大會為江蘇高等教育繪制的發展藍圖。
“江蘇高等教育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應進一步推動分類發展,按照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功能,區分特色化發展方向?!?strong>河海大學黨委書記楊桂山認為,精準定位高校發展方向,全省高等教育特色學科建設才能真正走在前。
“我校將堅決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堅持把大氣學科作為學校的立身之本?!?stro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尚洪波表示,學校將在“氣象+”上做文章,緊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強化優勢特色,在學科交叉、校地融合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
南京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葉林祥表示,學校將加大對本科專業的動態調整力度,做強優勢專業,升級改造原有專業,特別要加大統計學、大數據等專業建設,進一步強化應用型學科建設。
“大會為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了明確指導。”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凌浩表示,學校將持續推動文化傳承創新與國際傳播,培養高水平人才、開展高水平科研,在鞏固傳統藝術特色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高水平復合型應用學科發展。
江蘇師范大學將辦好師范教育作為第一職責?!拔覀儗⑸羁填I會師范類院校在教育強省建設中的辦學定位和使命責任,將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融入師范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努力培養未來的卓越教師和教育家。”江蘇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杜增吉說。
“作為地方應用型高校,我們將充分融入地方發展,在服務中求生存,在服務中求發展,在服務中有作為,切實扛起使命擔當?!?strong>淮陰工學院黨委書記常綠表示。
來源:江蘇教育報
編輯:王筱
審核:范文 許南欣
學習貫徹全省教育大會精神
(點擊詞條回顧系列內容↓)
【反響】
夯實“走在前、做示范”的教育之基
堅持優先發展,夯實現代化建設根基
【評論】
深刻理解并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