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融媒體行動持續出新,通過“四個自信”融媒學習形式,培養青少年擁有“四個自信”。其中,原創話劇《獻身》通過舞臺藝術形式,展現學校7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生動詮釋南理工...
‘四個自信’ 照我們前行”
江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融媒體行動
持續出新!
本期,“四個自信 一起演”將為大家介紹
大型原創話劇《獻身》。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8月初,江蘇省教育廳新聞宣傳辦公室聯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揚子晚報共同發起了“‘四個自信’照我們前行”——江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融媒體行動。系列活動通過“四個自信”一起答、一起演、一起唱、一起畫等融媒學習形式,上好“大思政課”,努力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青少年。
今年9月,
在南京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之際,
學校大型原創話劇《獻身》公演。
通過舞臺藝術的表演形式立體呈現
學校7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運用戲劇創作的手法塑造了
眾多鮮活感人的人物形象,
生動詮釋以“獻身”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
這在南京理工大學文化建設發展史上
尚屬首次。
70年來,一代代南理工人秉承以“獻身”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忠誠履行“強大國防、繁榮祖國”的光榮使命,開拓進取、守正創新,取得了輝煌的辦學成就,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獻身》由六個獨立的篇章構成,從70年歷史長河中截取若干片段單獨成章,整部劇回望南理工70年崢嶸歲月,還原不同年代的人物與事件,為觀眾再現時光深處的歷史風雨與時代精神。
01、序篇“因戰而生”
故事以朝鮮戰爭爆發,陳賡受黨中央、毛澤東主席令,火速回國創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展開,將觀眾拉回到1962年重組后的炮兵工程學院扎根南京時期。
02、第一幕“勇擔使命”
主要展現建校初期,全院師生勇擔“為建設強大的人民炮兵而奮斗”的光榮使命,發揚“艱苦奮斗、忠誠奉獻”的精神,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03、第二幕“獻身擔當”
通過講述學院教員在野外實驗時意外犧牲的故事,突出老一輩南理工人“愿以我身獻國防,愿以我血灑沙場”的獻身精神。
04、第三幕“堅守初心”
著重展現南理工人軍改時“改制不改顏”“誓做不穿軍裝的軍人”的作風,以“78式82毫米無坐力炮及彈藥系統”研制為主線,突出“文革”期間自發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最終取得成功的默默堅守。
05、第四幕“弘毅力行”
重點圍繞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研制“60迫擊炮”故事,突出南理工人為國防事業傾盡全力,矢志強軍報國的不懈追求。
06、第五幕“奮楫潮頭”
通過南理工教授將專利項目無償捐獻給延安革命老區,體現學校在國民經濟建設方面作出的主要貢獻,進一步展現“強大國防,繁榮祖國”的使命擔當。
07、第六幕“矢志如歌”
生動展現一代代南理工人承前啟后、接續奮斗,在“獻身”精神的感召下,正闊步邁向“陸海空天信”融合發展的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
08、尾聲“仰望星空”
運用時空穿越的方式,展現新一代南理工人回顧陳賡大將宣讀毛主席訓詞的場景。任新民、祝榆生、王澤山……一代代南理工人星光閃耀,薪火相傳。
《獻身》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以“獻身”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圖譜的描繪,更是面向未來的展望: 用“獻身”精神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和科技工作者走好新時代強軍報國之路,為推進強國強軍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席占穩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南理工由誕生于抗美援朝硝煙中的哈軍工分建而成,形成了團結、獻身、求是、創新的校風。‘獻身’二字既是學校辦學特色的真實寫照,更是一代代南理工人奉獻擔當的生動體現。南理工的發展歷程是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的縮影。在70年校慶之際,學校創作排演大型原創話劇《獻身》,用藝術踐行了強大國防、繁榮祖國的初心使命,用舞臺詮釋了以‘獻身’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這將進一步激發南理工人發揚哈軍工光榮傳統,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揚子晚報、南京理工大學
編輯:王筱
審核:范文 許南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